
一个复退军人的情怀
郑能新
“方阳春是个传奇人物!你接触一下,一定会发现许多闪光的东西!”友人刘振武振振有词地跟我说。“作家就是要到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又强调了一句。
振武是个很不一般的知识分子,教书育人几十年,还当了英山县一中校长,现在又挑起了菱湖高中发展顾问的重任。在我们家乡英山,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话,在我这里自然极有分量。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充足,我们如约来到了位于黄州高新区的菱湖高中。
一走进校园,就被她的美丽震住了!感觉自己犹如走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占地面积近七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校园,布局得体,疏密有致。教学楼庄重而大气,矗立在校园的核心位置;生活区、花园和休闲区则如同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镶嵌在十分得体的位置,绿树成荫的小道穿梭其中,仿佛是串起珍珠的丝线,为校园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尤其是雄浑大气的运动场,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据说,达到了国家二类运动场标准,可以承办大型赛事!整个校园建筑与景观相互映衬,错落中彰显和谐,美妙里凸显大气,让人在步移景换间充分感受到校园的独特魅力。
会客室里,一个仍然保留着军人发型的帅气的中年汉子迎住了我们,振武校长作了介绍。其实,不用介绍,我就已经猜出他是谁了!短暂的寒暄过后,我们便从他的娓娓道来中,被他那传奇的经历和曲折的故事所吸引,所打动……
方阳春出生于浠水城郊一户菜农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只读到小学毕业,便没法继续上学了,只能跟着父母学务农、做建筑工,小小年纪就尝够了生活的艰辛。一九八七年,他如愿参军,被分到广东海军某部服役。部队是个锤炼意志的大熔炉,时间不长,就让他从青涩走向了成熟。
由于他身姿高大挺拔,面容英俊帅气,列队时,他总是站在显眼的位置,所以,命运之神也格外眷顾,经常有来部队检查的首长关注他,这一年,当时的中央最高领导人视察舰队时,还与他亲切握手,那一刻,荣耀的光辉一下子照亮了他的心房,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像诗一样充满着美好!
一九八八年,方阳春被派往南海舰队,赴西沙、南沙值班。其时,这两个地方条件异常艰苦,不要说有好的营地,就是连生活必须的淡水都没有,全靠从千里之外的海南岛运送。淡水资源稀缺,想洗个澡,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尤其是热带地区的太阳,就像根根银针扎在身上,几天时间,他那白皙的皮肤就被晒得黝黑。
苦,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对于方阳春而言,他却当成一种生活历练,越是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越是可以磨砺他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这些经历,就是他日后成功的动力源泉!
尽管有好的外貌和不怕苦不畏难的秉性,但制约他成长进步的因素还是不少!首先,书读少了,小学毕业,考军校这样的机会肯定是惠及不到他的头上。那时,他给家里写封信,都错字连篇,被当成了当时的笑话。消息传回到他的耳朵里,从不害羞的他脸红了。脸红过后,更难的是心的煎熬。一段时间的挣扎过后,他决定自学,读书、看报、求教,成为他每天除了军训执勤之外的必修课。通过不断学习,一年后,他竟成了部队报社的特约通讯员。
一九九一年,方阳春退伍回到家乡浠水,身为农村兵的他未获政策性就业安排。后来,有领导得知他在部队荣立三等功,通过各方努力,安排在一个乡镇企业工作,一个月也可以挣一百五十元的工资。两年多的时光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被打发了!当许多人都沉浸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上班日子时,方阳春的内心却在蠢蠢欲动,他深知,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好男儿当自强!好男儿志在四方!
终于,他等来了东莞战友的喜讯,广东开始加快了奔小康进程。他毅然决定再次南下,希望能够在这个磨砺了他意志的地方,确立人生新的坐标。
选了个吉祥的日子,正月十八。他与另一个战友带着八百元踏上征程。一路舟车劳顿,好不容易来了东莞,谁知求职之路异常艰辛,相对于女孩,男孩工作更加难寻。一个多星期的奔波无果,眼见带来的钱所剩无几了,战友只能无奈回了浠水。他则暗下决心,天无绝人之路,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他把仅剩的八十元分给战友四十元作路费,另外四十元则交了中介费,孤注一掷,绝地求生。终于,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安排他进了一家台资企业当了保安,工作时间三班倒。工厂管吃管住,基本生活暂时解决了,但身无分文的他,连买被子的钱都没有,没办法,他只能趁别人上班时,钻进他们的被窝休息一下。直至月底发薪,才解了如此困境。
机遇总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老板见他很能吃苦耐劳,颇为喜欢,便问他还有什么专长。他回答说,会做饭。老板笑了,心想,这么个灵醒的小伙子,做饭又有点可惜。便说,你去食堂做采买吧!采买是个肥缺,心术不正的人可以从中捞些好处。但他却将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由此,深得老板信任。干了一段时间后,老板又问他是否愿学技术,他欣然应允。在车间学了三个月银胶印刷电路技术,凭借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顺理成章,当上了组长。为充实时间,也为了将技术学得更加精进,他主动要求带两个班。
不断给自己加压,方阳春始终保持了他,女孩湘潭大学外语专业毕业,在学历方面轻轻松松甩他几条街。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孩与他坠入了爱河。为了与爱人拉近距离,方阳春不断进修学习,最终还进入北大经管学院EMBA学习,由此可见,着部队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机遇来临时,爱情也随之而至。厂办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相中爱情具有何等魔力!只是,在当时,被幸福砸晕了的他们,完全忘记了厂里不许恋爱的规定,俩人的事一公开,他们不得不双双辞职离厂。好不容易到手的固定工作,却被爱情逼退了。不过,方阳春从不后悔,他说:只有自己能够创造价值,才能体现价值。那一刻,他就决定了,要自己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其间,他尝试着做各种生意,开过舞厅,办过餐馆。生意有赔也有赚。还与人合作过办企业,投入几十万,半年就将投入耗得精光,合作伙伴退出后,他还要承担部分偿还资金。但方阳春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年后,终于迎来第一单业务。那段时间,他带领几十名员工跑遍东莞各地,业务逐步拓展。
时间一晃就进入了新世纪。这一年九月,他创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注册公司,东莞皓成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团膳饮食服务,年营业额过亿元。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先后分别在广东、湖北设有四个总部和配送中心,完成了春实集团的前身和雏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外飘零二十多年的方阳春始终关注着家乡的一举一动。二零一一年,黄冈招商引资,向方阳春抛出了橄榄枝。他二话不说,怀着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开始,他决定从熟悉的农业入手,建生态农业基地。都知道,投资农业赚钱难。市里领导从关心的角度提醒他,农业不好搞啊!你是真搞还是假搞?方阳春坚定地表示,你们支持我要干,不支持我也干!我的人生信条里,绝对没有“假”这个字!
话是斩钉截铁的!然而,农业投资之路荆棘满布,第一年就亏三百多万,三年下来,竟然亏达上千万元。市里为了支持他,进行了政府补贴,但仍难扭亏。加上当时建起的蔬菜大棚房,被要求拆除,就连公司的办公楼也被认定为违建。他据理力争,领导也从中协调,但有关部门还是强力推进。最终,将他们认定的违建挂网公布,他的名下出现了不良征信,几次申诉,收效甚微。那一个时期,真是举步维艰!人生似乎进入了至暗时刻,朋友们也鲜少会面了,一年后,朋友们再见到他时,都惊叹说,仿佛老了十岁。
终于,等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好机遇,在市人大的强力督办下,困扰方阳春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有人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爱人、朋友都劝他撤出黄冈,但方阳春从不这么想,他反而越干越欢了。
为了把基地建好,没路,他自掏腰包修;没水,他想方设法自己解决,能不麻烦别人的坚决不麻烦。砸下六千多万,那可不是小数目,没有相当胆量和情怀,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他对农业的坚守,就是因为那份对故乡农业的深厚情感!
付出终有回报!黄冈推行“校企合作”,为他的农业基地送来了春风。由于基蔬菜瓜果生态无污染,他的基地被选为学校提供配送服务基地。这么一来,再也不着急产品销路了,集团开始逐渐盈利。
有的人,在一个地方赚得盆满钵满,便马上釜底抽薪,卷起铺盖走人。方阳春却不这样,经过几年在全国几个省城创业打拼,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第一想法就是继续回报家乡。想到自己小时候无钱读书,他就联想起那些家里贫困的孩子,会想到这些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这些想法在他脑海里萦回几次以后,方阳春就决定投资兴办教育。二零一六年,乐耕园研学基地建起来了,年接待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研学游学生上万人次。两年后,一座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的黄州启航幼儿园成功开园,五百四十多名幼儿走进这座漂亮的园区开始了人生的启航!三年后,方阳春接手菱湖高中,重新选址,重新建设,投入两亿五千万,仅用短短六个月时间便建成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的校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文化起点并不高的企业家,为了教育,不遗余力的倾情付出,这种情怀着实令人动容。或许,这就是当代中国军人的那种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吧!
方阳春,一个普通的名字,却谱写着极不普通的人生传奇!人说,他是一个成功者,但他却永远不会停下生命中的脚步!每天,他的休息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五小时,不是在工作中,就是走在工作的路上,即使躺在床上,每天都要更新他的“静思语”。
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退伍军人的故事!他的故事,充满了坚韧、拼搏与无私的情怀,将会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作者简介:郑能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300余万字;有40多篇入选《小说选刊》《读者》《新华文摘》《短篇小说选刊》等国家级选刊、选本;有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学生课本、课辅以及学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题例。曾获“西班牙华语小说奖”、“孙犁文学奖”、“曹雪芹短篇小说奖”以及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文学奖项5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