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人生
文/高素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文学家之一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开篇的一段经典名句。苏轼他诗 词 歌 赋无一不精,尤其是他创作的词,成为宋代最高水平的代表作。
自宋代以来,有多少书画家把苏轼的这首词,用雄劲有力,厚重坚实的笔墨,浓墨相间的色彩,把苏轼豪放激越的气魄,以最美的书画形式展现了出来。
苏轼,宋代驰骋政坛的政治家,勤政爱民,历典八州,忧患民生,曾三次被贬谪,抱负不减。诗人是个旷达之人,政治上尽管不尽人意,却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靠着朋友相送的几十亩名为“东坡”的土地,释放了诗人的不甘,身处异境,却还能发奋图强,努力做好自己,一直怀着胸怀天下的赤诚之心。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整篇气势磅礴,豪放而不失风情。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功业的追念,表达了苏东坡的不甘和咏怀。我们在感受他豪放词风的同时,体悟苏轼的情怀,他对景物和人和事的感叹,上升为哲理。把读者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直至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千年,他感动着,地跨万里,他感怀着,羡慕周郎将的淡然自若,大敌当前,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的风流才学。词作者把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展开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词中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遥想着当年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和远去的鼓角争鸣,恍惚之间,浪花淘尽英雄。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的天空,化作了曾经闪烁的星辰。人生如梦,总有些美景和人物在不断地化作往事。人的一生,也许是时间,亦或是生活中的舍与得,多少纷杂的人和事,谁能坦然率真的度过,春去秋来,年轮增加,蓦然回首,多少有些不甘,不妨学学苏轼的生活态度,他把官场上的失利,化作生活下去的动力,他积极进取,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活出了真性情。
他用“诗和远方”做酒曲,成了最会写词的“酿酒师”。那醇香的“东坡酒”“桂花酒”和“蜜酒”至今令人称道。他以诗词的遣怀,消解积压在心中的愤懑,他用美食慰籍仕途的不甘。他以江鲜料理出了《煮鱼法》他以菜羹调制出了《东坡羹颂》,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等,想起来我就觉得香。苏东坡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文学的深厚造诣,他的政治抱负,他的乐观生活,官场虽不如意,仍不失英雄本色,不失为千古风流人物。
我等虽不及苏轼的才学,倒是可以学学苏轼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
作者简介:高素芬 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退休于河北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石家庄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友学会理事、中华诗友会河北分会副会长。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华中文学》签约作家;《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委员会主席团顾问。作品发表于《燕鼎文化》《中华诗友》《文学篱栏》《山水家园》《河北精品文学选》《魏征文学》《苏州文学》《西北文艺》《南北作家》等刊物和网络平台。所创作的《我爱你石家庄》和《一带一路国家朋友圈》两首长诗,曾经作为晚会朗诵节目在省市电视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