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的底线
黄宏宣
有人说,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客气完全不一样,农村人如果说不要,那一定是真的不要;城市人说不要,是想要又不好意思要。
1989年,著名演员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了春晚哑剧小品《胡椒面》,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他俩把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捧腹大笑之余,引人深思,令人叹息。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看了这个小品,许多人和我一样,就一个想法,“演得太逼真了!”
到了2005年春晚,郭冬临、魏积安和黄晓娟也表演过小品《实诚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也算上乘之作,内容构思精巧,演员表演老到,现场气氛和荧屏效果俱佳。实际上,在我们农村,“假客气”的人也很多,我家邻居张烨就是典型的例子,全村人家,不管谁家有大小事,张烨都捷足先登前去帮忙,帮忙是假,份吃骗喝才是真!
实诚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诚实,老实。”人类文明,无论东西南北,无论古今中外,尽管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但对诚实的崇尚是高度一致的。
有个词叫自知之明。虽然是好朋友,但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个界限的。太过自由,自来熟,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愿意为你两肋插刀……其实,你的潜台词呢?就是你必须来管我,虽然是好友,但好友之间也是有能做的,还有不能做的,人家有事需要你来帮忙,也有些事不需要你。所以,我们要有自知之明。
同样,朋友之间如果太客气了,就会显得很生疏。开口说话就用“您”,“您”字因为多了一个心,也就显得特别生疏,不像说“你”那样没有距离感。把握一个“度”字很重要,我觉得,最好的朋友就是你懂我,我懂你,不需要过多的客气,不需要太超界限,适时的出现,适时的消失,这是最好的。
有人说,和朋友玩得再好,也不要进人家的主卧和书房。人与人之间,也不要忽视这三件事,不要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不要做触犯别人底线的事情;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尊重自己。
人心都是相互的,如果在相处之中感觉自己被人忽视,就要清楚自己已在对方心里不重要,自己也应该慢慢疏远。还有一个就是当一个人太自以为是,太自我,就容易看轻别人,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却忽视别人的长处,这样不好。
还记得《老酒馆》里的情景,有一个老人,他很穷,每天到酒馆里就要二两酒,而且每次都是在角落里站着喝,有些人就非常看轻他,瞧不起他,而酒馆老板不但不嫌弃,还敬佩老人的为人处世。酒馆老板说,“进了老酒馆的门,来了就是客,一钱酒是情谊,一斤酒也是情谊,不分薄厚。”老酒馆不撵客,也不留无酒德之客。老人虽然讨饭吃,却从来不差那一钱酒,这是酒德,而有人往他酒壶了兑了水,他尝出来了却不动声色,这是大气,也是做人的境界。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以为自己有钱就可以肆意妄为,才是最大的不敬,也渐渐了失去了人心。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原来,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才能与人建立长久的关系,就像《增广贤文》里写的这般: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人生很短,且仅有一次,愿我们都能清醒的认识自己,清醒地界定我们的底线和边界,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活得更好更自由!(写于2024-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