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的乐园
上周二,我们随领导一起来到花园水库管理处,看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几个熟人,情不自禁回想起少儿时的往事。
我13岁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全家人都随父亲来到他的工作单位——花园水库管理处居住,我们住的房子临靠花园水库的脚下。上学期间,每天早上天刚亮,母亲便喊我们起来上学。在学校,我们学习比较认真,按时上下学,从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初中一般在学校食宿,父亲担心我晚上与同学挤在小木床上睡不好,便特意送一乘棚绳制作的棚子床到寝室。
那时候学校每周只有星期天放一天假,每次放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做作业,作业完成的差不多了,便自由安排时间出去玩。我们最喜欢到水库大坝上去玩,在大坝上一边散步一边欣赏库区风景,视野开阔,尤其是晚霞余晖照射在水面上,美得令人心醉。
尤其是夏天的傍晚,只要天不下雨,管理处的人都不约而同来到大坝上乘凉,看着远处的稻田和鱼池,望着湖面上的波光,十分惬意。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边吹着凉风一边聊聊学校的趣事、学习的收获,有时候还会在大坝上追赶打闹。当年管理处有个大学生叔叔多才多艺,会吹笛子,他在乘凉时经常吹笛子,曲调优美,悠扬悦耳。尤其是演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节奏感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简直就是天籁之音,他吹得全神贯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当年花园水库还没有进行改造,但大坝环绕着草坪,有时候我们邀几个同学在草坪上打滚玩,有时候还会在平整处放风筝,那里安静,环境好,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记得那几年我们住在水库大坝脚下的一套房子里,面前的院子很大而宽敞,房前屋后绿化也很好。虽然家里没有啥贵重的家俱家电,但母亲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净整洁,柜子、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水库管理处旁边就是花园村黄垸,湾组比较大,人口集中,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每天一大早,当家人起床做农活或者做生意,妇女一般忙着做饭,各家各户烟囱上遥遥生起袅袅炊烟。
黄垸有一处池塘,水面很广,胆子大的孩子敢在水里游泳打水仗,我们胆小不敢下水游泳,就坐在水塘边玩,塘边垂柳依依,风景非常美。每当看到会游泳的同学玩的如此开心,我们跃跃欲试,但又爱又怕,干脆在水边唱歌玩,练练嗓子。
当时父亲和母亲都在管理处工作,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很友好,对我们也很关心。由于水库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每当放假了,同学们都喜欢到管理处来玩。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同学,总是在管理处操场上或大坝边你追我赶,跑累了就换一种玩法,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又玩“斗鸡”“猜拳”。虽然没有奖励措施,但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天空。随后,我们还会到水库大坝上看风景,水库边湖水碧绿天然,山水相映成趣,美丽的湖光山色,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由于水库管理处不仅要负责防汛防洪、蓄水抗旱,确保安全度汛和下游农田灌溉,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养鱼赢利。每当看到成鱼队的叔叔用小船到水库中间捕鱼,我们很想到船上去玩,有一次细贡哥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答应带我们到船上体验一下。坐在船上,一边吹着海风,一边看两岸的风景,水天一色,枫叶点缀,山峦互映,实在美不胜收。我们一边坐船,一边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对面吹来凉爽的风......”有时候还会唱《水手》:“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直到有一次,父亲得知我们上了渔船,狠狠教训了我们一顿,他说坐这种小木船,又不会游泳非常危险,十多年前的一次有20多人在这里乘船,由于突然起大风,没有救生圈,结果“全军覆没”。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坐小木船到水库中间了。
住在水库边,环境超级不错,而且舒适安静,是小孩子游玩度假、成年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早上的晨光、傍晚的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上,美得如画儿一般。虽然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很快乐,同学们一起蹦蹦跳跳、打牌、斗鸡的场景很难忘,我们在那里快乐地成长......
大约在1994年,父亲调离了花园水库管理处,我正在黄冈水利电力学校读书,全家人都搬回老家居住,于是平时就很少到花园水库。水库早年进行了改造加固,管理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房屋全部进行了拆除重建。
扳指算来,一转眼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那挂在山间薄薄的晨雾、唯美的夕阳、各具特色的小岛,那里的湖光山色、独特景观,还有儿时的伙伴,仍记忆犹新。
马上就到奔五的年纪,但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好比是家情乡韵,久久难以忘怀,充满了乐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也是我们心中的一片风景......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