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习俗(九)
高廷伦
婚后第二天一早,新妇就先到上房向公婆请安问好,然后到厨房生火做饭。生火做饭熟练不熟练,利落不利落,婆婆都看在眼里,第-顿饭菜做得香不香,甜不甜,好吃不好吃,可口不可口,公婆都记在心里,这是新媳妇给公婆的第一印象。
旧时,迎娶日前一天的通路食盒就算作迎娶的开始,是迎娶的第一天,婚后的第二天便是迎娶的第三天,第三天是回门日,这里取“三全齐美”之意。回门时,用一辆马拉轿车,派一个驾车人,迎娶时的陪娶人带领,新郎新娘同坐轿车,还要带上一个近的小女孩,也有带小男孩的,到娘家后娘家主人要给小孩发喜钱。因回门是新妇婚后首次回娘家,所以叫“回门”。按富户人家的排场,当新姑爷到达时,由大门起直至客堂都有迎接的亲戚,大门以内是姨兄弟迎接,二门以内是表兄弟迎接,客厅之上是由新妇亲兄弟迎接。在回门时女方客厅除原有陈设之外,在桌前和椅上扎上围桌椅靠,摆上三明蜡扦,桌上铺上红毡,敬上盖碗茶。新姑爷款坐片刻,被请到内宅岳母屋里,拜见岳父岳母以及各亲属。然后女方的男女佣人给新姑爷道喜。略微待-会,即请新姑爷入席。入席时,由陪席的主人按次序挨着位置盅摆筷子。这时家长(岳父)亲到筵前致意,新姑爷要起身致谢。因是第一次招待姑爷,这要上大席。在上菜时,厨房大师傅及外茶房都要给新姑老爷道喜,新姑爷当场令随从开赏。在这个场面,新姑爷不能喝酒,一般的会喝也不能喝,只不过是点演应付而已,以防被人劝醉而出丑。饭后,新姑爷再到内宅,向岳父、岳母致谢,叙谈一会,待仆人献过茶后,随即开赏并告辞。一般人家和穷人家,虽无若大排场,但一定的礼数是必须有的。
回门第二天,娘家人便到男家“叫闺女”,因这是娶亲第四天,这里取“四季来财”之意。“叫闺女”时,是闺女爹,即新郎岳父-人亲自驾马拉轿车,-般不带随人。因这是两亲家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同宴饮酒吃饭,因此,这叫“会亲家”。新郎岳父“叫闺女”时,要用长方食盒盛上四色礼为礼品,四色即四样礼品,也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四色礼有粉条、挂面、肉、酒、鸡或者鱼等,任选四样为礼,含有顺利,大吉,大余之意。唯有礼肉有讲究,主人把肉从礼盒取出,放到菜板上,一次放准妥,不再挪动,-刀切下,不切第二刀,把刀前肉回给客人,以示尊重,刀后肉主人留下。男方为了显示自家富有,也标示男方对此事重视,对亲家尊重、热情、亲近和友好,会亲家这一席宴-般人要动用“海二八”大宴,请专业厨师操作,并配上有力助手及几个打杂、上酒、上菜、上茶,懂礼而年青、俊美、干净利落之人。还要请上族中长辈人和乡间能说会道而有文彩的望人作陪。席宴间,席宴菜要荤素搭配,甜咸相间,汤菜紧凑,温温暖暖,酒勤劝少饮,不使一人不足,但绝不使一人过量,不使一人醉。说话要文白并用而得体,不出狂言,杜绝秽语,要和和善善,亲亲热热,温温暖暖,融融乐乐,使两亲家之间拉近距离,培养和增近感情。
闺女被叫回娘家后第四天上,便是媳妇娘家“送闺女”的日子。“送闺女”时是爹不来,只有娘来,找一男人驾马拉轿车来送。因爹接闺女时是结婚第四天,娘送闺女时是结婚第八天,这又有了“四平八稳” 的俗语。因是爹接,又是娘送,便又有了“爹接娘送,到老不病”的俗语。娘“送闺女”时,因旧时妇女多不喝酒,因此一般不设酒宴,但不吃水饺,意即两个女亲家第一次面对面,第一次同桌用餐,不能“橛橛嘴”。这顿饭多是吃包子,寄意两亲家要诸事尊让包涵。两女亲家到一块多是啦家常,多说闺女打小娇贯,不懂事,不懂礼数,不会做活,亲家多管教,多担待。婆婆则多说进了俺家门,就是-家人,俺又多了-个闺女,多了-个会疼人的孩子。男女亲家会过后,两家亲戚便正常起来。
旧时人们常说人生有四喜,即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最期盼的是进秀才,中举人,考进士,榜状元!中了举人,考中进士,科榜状元后,可以做官,发财,出人头地。特别是中了状元后,报信的吹吹打打,状元郎穿新衣,戴札帽,披红挂彩,轿接轿送,亲朋好友都来助兴庆贺,有的唱大戏热闹几天,这叫大登科。新婚之时,新郎穿红袍,披红绸,戴桂冠,就像考试中第登科状元郎的装束一般,亦容光焕发,春分得意。但是,新婚和“大登科”相比,新婚要逊色一些,又不能做官发财,所以结婚就被人们称做“小登科”。所以又有谚语说道:“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煞似状元郎”。
以上所谈到的,是经媒婆撮合成的亲事,是最普通的结婚过程、仪式和习俗。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55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