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87》「飘舞的剑」(6989辑)
晨间寄语
想必现在的中老年朋友还清晰地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上演了一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剧情跌宕起伏,通过讲述剧中人王启明和郭燕这对情人、中国新移民在美国纽约的奋斗历程,揭示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生存挑战、文化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变化。演员姜文在剧中饰演王起明,王姬饰演阿春,严晓频饰演郭燕。那时的剧中人,演员们,也正值当年,风华正茂。而今,一个个也和我们一样,步入中老年,演的是退休老干部,或老太太。一个时代过去,很多人还在纽约,来的、去的,都是自由人。
受一位长年居住在西方的北京人的一段读白影响,有了上面的话题。他的意思,有的人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回到国内说人话,走出国门说鬼话,抹黑中国,也有几种声音。他不定在一个国家,但在这些国家一般都有几年的经历,随着我们中国的国力强盛,唱响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且多是到过中国的那国人。他说,现在的情况不同,甚至有人怀疑是中国大,还是美国大。怀疑归怀疑,但是他们这些旅居国外的北京人很有底气。
类似话题,这次在珠海航展上较为普遍。很多记者热衷报道,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海陆空全有,有些技术令人咋舌,让许多外国军官看了傻眼。看似民用便捷,但作为军人在脑海里回旋的,用于战场、用于制空、用于制海,有多么恐怖?现在拥有核威慑的国家不少,不到万不得已,难以使用,用则共同毁灭。常规战争不一样,就是力量的对搏。假以,人在远远的后方编制操控,战场上识别精确打击,从前的科幻成为现实,谁是赢家?
有分歧认为,珠海航展想要达到的,是分化势力情绪,合作双赢。再就是发展与共享。中国的友好,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拥护。以前和现在,美国人不敢轻易到中东去。而中国人带去的,是建没、支援、粮食、无人机施肥播种…。航展现实而又寓意深远,也是中国人展示自身力量和渴望和平的心迹智慧、大智慧。
中国人那么多,在哪里都是在,发展中华民族,发扬中国文化,中国人永远自强不息,才是硬道理,对吧!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