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文/郑洪刚
初冬
两眼白茫茫
心一颗
红似火
人,最需读一生好书,滋养你千年来一回的灵魂
农家,凿一口好井,耕田种地饭吃
做工,有一手绝活,一招鲜吃遍天
你本是书家子弟,读天下可以读的书,学地上可以学的文,习人间可以习的诗……
不耻下问,循序渐进,不厌其烦
做到头悬樑锥刺骨
你就等于有了一口甜井,知识就会取之竭用之不尽
你就等于有了一把钥匙,什么未知的难事都会被你的知识一一解开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你就是一个管理者,你就是一个成功者!
趁光阴甚好,好好的读几本、读一生的好书!
郑洪刚的《读书》这首诗,以初冬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价值。诗中不仅提到了读书对于滋养灵魂的作用,还借用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凿井”和手工艺人的“绝活”来类比读书的价值,即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可以获得像永不枯竭的井水一样丰富而持久的知识,以及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
诗中提到的“头悬樑锥刺股”是中国古代刻苦学习的典故,用来激励人们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学习的方法——“不耻下问,循序渐进,不厌其烦”,鼓励大家保持谦虚的态度,按照步骤逐渐深入,不怕麻烦和困难。
最后,诗人呼吁大家珍惜时间,“趁光阴甚好,好好的读几本、读一生的好书!”这句话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勉励,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提醒,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应该停止学习的脚步。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读书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还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希望这首诗能激发更多人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