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松花江
张绍钟/文
我的故乡在北国江城吉林市,吉林市之所以叫“江城”,就是因为那条呈“s”形穿城而过的美丽、富饶的松花江。吉林市,满语称“吉林乌拉”,意为沿江之城。清朝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写下的《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使吉林市有了“北国江城”的美称。
松花江这条神奇、秀美的河流使得吉林这座北国城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
我是江城出生的孩子,自小对“水”就有种莫名的亲近感,《道德经》上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可谓是对“水文化”最好的诠释。
记得小时候,我时常约上三五同学,来到距学校不远的松花江边。蓝天白云之下,或坐卧于江岸边,或立于宏伟的桥梁之上,望着奔流向前的松江水。那一刻,江水的柔情在流淌中镌刻成一幅极美丽的水墨画。蜿蜒而去的江水时而缓步向前,时而又因江中的岩石阻挡而激起浪花,冲刷与阻挡,相伴而成,相依而立,构成干姿万态的风景。
在我家乡这段松花江里是不冻的江,四季各有不同的优美。
清晨,她伴着城市醒来,凉爽的温度、氤氲的水汽、悠远的汽笛,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做什么都是劲头十足。
午间,睛阳朗照、碧空万里,阳光照射下的松江水,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江面阳光直射的瞬间,那时、那刻,录人永恒,令你感到天堂就在人间。戏水爱好者们不约而至,只见他们施展泳技,纵身人水,或逆流而上,或顺势下漂,畅游松花江,连岸上的看客都觉得酣畅淋漓。江岸上,或日光浴、或戏棋牌、或亲朋故旧小酌畅叙,无论你在干什么,都与天地万物那么相生相融,那么和谐美好。
傍晚,夕阳西下,江天橙红,绿柳轻拂,迷幻流溢,人们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开始兼顾自己的爱好和享受美好的生活。沿江漫步,相隔不远就会看到各种风格的合唱团、街舞团、民族舞团、小型音乐会、欢乐巡游、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了一天中最美、最热闹的时刻了。两岸一栋栋高楼大厦灯光通明,那绚丽的灯光倒映在平静的江面上,像一颗颗掉落在江面上的闪烁星星。岸边造形各异的五色彩灯把松花江这条银色的长龙点缀得五彩斑斓、分外美丽,休闲的人们纷纷涌向那里,一派熙熙攘攘、欢歌笑语的景象,真是人在画中游。
松花江不只有“颜值”,同样也有“内涵”。她是松嫩平原的母亲河,也是东北联通世界的重要纽带。吉林乌拉的水运地位早在清代就已经突显出来,成为抗击沙俄侵略、捍卫领土主权的重要补给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的落地和“北极黄金水道”的渐行渐近,我相信松花江作为主要航道的历史作用将更胜往昔,在东北乃至全国的未来发展中绽放出越来越闪亮的光彩。
深爱这条江,她滋养了东北大地,让人们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深爱这条江,她蕴含着秀美与灵性,为生活增添无尽的情趣。
深爱这条江、她连接着世界,也因此连接着我们希望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