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作者危兵擅长于诗词,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才情横溢。作者危兵的文笔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句,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十里春风不如你,人间仙境瘦西湖。又是柳烟八月初,暖风醺醉瘦西湖。青山落水摇舟楫,曲岸上桥牵路途。瘦西湖的湖畔,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湖面上,荷花争艳,荷叶翩翩。岸边,垂柳依依,翠竹摇曳。夜色秋光湖面风,清波瘦水绕西东。红桥过客情犹切,白塔停云意亦同。步景随吟心有韵,行舟即唱兴无穷。徘徊月下相思幻,似醉南柯梦不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古就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美誉的扬州,已经有25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一座水墨画一般恬淡婉约的江南小城,天下三分灵秀,两分尽在扬州,这里既是风光秀丽的风景名城。瘦西湖等园林景观,建筑风格独特,散发着江南水乡气息。其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诗歌、音乐、书法等领域贡献卓越。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以扬州瘦西湖为背景,创作《红楼梦》这部传世之作。自古到今文人骚客的足迹遍布瘦西湖的每一处角落,写下无数流芳千古的杰作,瘦西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平

☆扬州瘦西湖
文/危兵
金秋八月天高日晶,云淡烟敛。瘦西湖碧水迢迢,湖岸两堤花柳依水,水榭楼台到山腰。瘦西湖原来是一条扬州城的护城河,扬州向北是丘陵,地形北高南低,大运河环绕东南,向南是长江,北部的蜀冈山水南下,流入运河穿城而过,形成了风景秀丽的保障河。乾隆年间杭州诗人汪沆来扬州游觅一湖碧水,写下《咏保障河》诗歌,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便名闻天下。
时值仲秋,绿树成荫的瘦西湖,六百米长堤碧水涟涟,柳色依依。堤旁高低错落有致的桂花树上,开满了金黄色米粒儿一样的花蕊。正如宋诗所描绘的,独占三秋压众芳,何誇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外香。湖面上的秋荷虽然不及夏日茂盛,有些枯萎了的叶子残留在水面。湖上依然是碧叶团团,嫩绿的莲蓬露出莲子,从荷叶中探出头。亭亭玉立的芙蓉,典雅端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风吹过,水上莲蓬摇曳,荷叶翩翩起舞,莲花散出淡淡荷香,此乃园中廿四景中的荷浦熏风。走到长堤尽头,四周一抹粉墙瓦黛,飞檐翘角的徐园。穿过洞门只见园内,花红树绿,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听鹂馆,两侧檐柱上对联是绿印苔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黄。足见徐园的主人虽是行武出身,却也有文士的风雅。徐园外秋芜芳草,几十株老柳枝繁叶茂,浓蔭蔽日。柳林中隐见一座红桥,潺潺曲水从桥下流过的柳树红桥。扬州多柳树,扬州多红桥。不由联想起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过了红桥沿林荫道向前,见小金山四面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故有湖上蓬莱之谓。这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扬州,盐商们慕民工用挖湖的泥土和石头堆积而成,山上遍植梅花,冬天梅香四溢,雅称梅岭春深,是湖上廿四景之一。四周粉墙烏瓦,门前几竿修竹,月亮门上一条横石镶嵌着小金山三个篆字,一对神威勇猛的石獅镇立在圆门前。粉墙内老木参天,奇石花草,楼台飞檐翘角,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西麓有一堤,遍植垂柳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台名吹台,黄墙黛瓦,四角飞翘,重檐塔顶,雕欄圆门上横挂一匾额,三个行书大字钓鱼台。相传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故名钓鱼台。此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前右侧看去,五亭桥正收入其中,左面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俨然一亭内挂着两张独幅丹青。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称奇。临湖厅堂名月观,四面皆是雕花窗格,堂后一园名桂园。八月桂花盛开时,清香四溢。晚上游人推窗见月,天空湖面双月同收眼帘,此情此景画图难足。
小金山西麓,有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湖上草堂。堂外湖水清波,堂内窗明几净,正中悬挂着,清扬州知府伊秉绶所写隶书,湖中草堂,四个大字的匾额,笔锋功力深厚,颇有古汉隶之风。而其人如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后被扬州人将于其欧阳修,苏东坡并为三贤。堂外有奇景名枯木逢春,四周石栏,内有唐代千年银杏,古木被闪电雷劈,躯杆一分为二,枯木炭黑,可树顶却绿意盎然,令人称奇。原来是一株青枝绿叶,多年生的凌霄老藤缠树,所产生的奇妙景色。小金山的来历也着实有趣,说是镇扬二州有两个僧人闲聊,镇江一僧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的僧人怎肯服气,二僧约定弈棋决胜负,结果扬州的僧人棋高一着,取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真是绝了。

出了小金山湾回路转,翘角飞檐重迭,玉栏红柱清波,金碧辉煌莲花,气势恢宏石桥的五亭桥,就横亘在湖面,耸立眼前。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廿三年(1757)由巡盐御史高衡,为迎奉乾隆皇帝二下江南到扬州,仿皇家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设计建成。桥上建有五亭,桥基青条石砌筑,南北两侧为引桥,桥埻列四冀,各有三拱,共有十五个桥洞,彼此相通。登阶拾级而上,正亭上方挂一匾额,上有三个隶书大字莲花桥,因桥上有五亭相连,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浮在水面,故又称莲花桥。它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和北方疆域的雄浑,是中国古代亭桥融合的典范,也是扬州城的地标建筑。相传中秋月圆之夜,桥下十五个桥洞的水面上,都倒映着一轮明月。故有歌谣唱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这是瘦西湖廿四景中最美的夜景。顺桥而下对面的莲花埂上,有一座高廿五点八米的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圆润,洁白如雪,塔刹高耸,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故取名白塔晴云。与四周的碧波绿树,相映成趣。瘦西湖白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至乾隆二十三年(1757)是仿北海皇家园林的,藏传佛教的喇叭塔建造而成。相传乾隆皇帝南巡到扬州,见瘦西湖五亭桥畔的景色,极象北海的琼岛春荫。就缺一座白塔点缀,扬州的盐商为讨乾隆皇帝的欢心,连夜用盐包堆砌了一座白塔。乾隆皇帝龙颜大悦,随后就下令正式动工建造白塔,故有一夜造塔的传说。离开白塔晴云,步移换景,到了芳草如茵的玲珑花界。如果是春暖花开的五月天,浓绿阴遮,芍药盛开,万紫千红,隔岸浮香。芍药是扬州市花,明朝书画家徐渭,曾将古代绝色美人比喻此花。芍药扬州第一,琼花又道无双。若使共图此幅,镜中西子毛嫱。又有宋词中这样描述扬州芍药,翻阶红药竞芬芳,著意巧成双,须信扬州国艳,旧时曾在昭阳。足见扬州的芍药在唐宋明清时期,就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之中。

往前走到了,廿四桥景区里的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乾隆皇帝的母亲祝寿而建,取名春台祝寿,寓意众人熙熙,如春登台。熙春台露台宽阔,以汉白玉石为栏,主楼两重,飞檐翘角,朱漆窗柱,碧瓦飞甍,屋脊上凝有两条金龙。气势恢宏。大厅檐口,大红灯笼上方横挂一匾,大书春台祝寿四个金字,显得富丽堂皇。二楼碧瓦檐前,花窗上方有一金漆横匾,上写熙春台三个行书大楷。楼南是双檐六角攒尖亭,楼北有十字阁,阁结五顶,中间五尖耸峙,多角交错,与紫金城的角楼相似。真是金窗玉槛,琼楼琳宫,处处彰显出皇家园林的阔大气势。走进熙春台,大厅两边从上到下挂着,两幅红底金字的大型百寿图。厅前两旁朱漆圆柱挂着一幅对联,是清代才子金兆燕所题。上联是碧瓦朱甍照城郭,下联是浅黄轻绿映楼台。这里也是湖中赏月的绝佳去处,廿四景中谁最胜,熙春台上月最圆,故又称熙台明月。大厅四侧的朱红油漆圆柱中间,有四扇圆形月洞窗,半明半暗,看似半轮弯月映在窗里,再现了春台明月,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在扬州的意境。登上二楼看到,四扇方格雕花的窗户,扬州人称天下第一窗。临窗眺湖,只见碧水连天,画舫游船,楼台亭阁,绿树红桥,一窗含得半维扬的绝妙景色,映入眼帘。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据史可记者有廿四桥。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正是对唐代扬州城,水多桥多的描述。明末清初词人吴绮在《扬州鼓吹词序》里称:西出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瓦,题曰烟花夜月,相传是廿四桥的旧址。历史上的廿四桥早颓圮于荒烟衰草。如今的廿四桥,是一座玉栏石砌的单孔拱桥,桥长廿四米,宽二点四米,栏杆廿四根,台阶廿四级,处处与廿四对应。宛如玉带架水,虹桥卧波,桥下波光粼粼,画舫湖舟荡过。湖边遍植馥郁丹桂,绿扬垂柳。临挢旁有一亭即吹箫亭,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月夜置身桥上,天上月华晈洁,湖面涵波月影,吹箫亭上,天光水色,凤箫声动,丝竹悠扬。清波游船,灯火通明,轻歌曼舞,会使人自然融入娟娟二十四桥月,玉人吹箫在广寒的妙境。

瘦西湖仿佛是嫦娥仙子,一条轻轻飘动,蜿蜒曲折的腰带。千百年来它引来了,豪门富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盛世豪华。还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中对它浓妆淡抹的描述。涵月潺潺水上盈,直钩浅钓柳风轻。飞虹疏影通幽处,奇彩流光百媚成。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登舟不见吹箫女,妙有扬州夜色明。以及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游瘦西湖的历史佳话。也吸引了世上人间,绵绵不绝的游人前来踏青赏花游玩。它的优雅的人文建筑,与天然景色的完美给合。使得瘦了西湖情更好,人间的园林风光,秀于江南,甲于天下。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