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老伴演《三定桩》
侯家赋
1976年,我和老伴都在一所高中就读,并且还在同一班。我是学习委员,她是文艺文员。
那年的冬季,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和老伴都有幸成为宣传队员。那时,我们就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压根也没有谈恋爱的意思。到了春节即将放假的时候,班主任曹老师召集我们班委会的几位学生干部开会,说学校要进行文艺汇演,指定每个班要出两个节目。在学校演的好的,还可以参加公社、甚至县里的春节文艺汇演。
听了班主任的话语,我们几位班干部受到很大鼓舞,个个摩拳擦掌,一致表示:要拿出个像样的节目,搞好这次汇演,给班级和学校增光。
曹老师首先选定的节目就是莱芜梆子《三定桩》。因为该戏剧情不长、人物不多,易演易唱,该剧种在我们这一代还普遍流行,很受欢迎。曹老师指定让我扮演陈大爷、文艺委员丁吉玲(后成为我老伴)扮演陈大娘。
接受了任务,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我和老伴都是第一次表演节目,不懂要领,曹老师首先要求我们几位演员先背诵好台词。然后,特意聘请了公社文化站的辅导老师给我们辅导表演动作。几天功夫,我们就记熟了全部台词,掌握了舞台的各种表演动作。初次彩排后,曹老师和公社文化站的辅导老师感到很满意。在学校的春节文艺汇演中,我班演出的《三定桩》获得了第一名。然后,又代表学校参加了公社、县里举办的春节文艺汇演,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因为演了一场《三定桩》,也成就了我和老伴的姻缘。自打那以后,同学们就习惯的称我俩是“两口子”。随着日月的递进和感情的增长,我俩还真的结成了伉俪。
我感激《三定桩》为我定奠定了姻缘基础,更感激给我铺路搭桥的曹老师。

作者简介:侯家赋,文学爱好者,作品发表于多家报刊平台,曾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