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三余随笔
我为民间文学发声
薛金凯
民间文学是个贱行当,它不会挣钱,也挣不了钱。而是为了老百姓讲说故事。把老百姓的生活记录,让人把紧张焦虑情绪调开,松弛缓解一些,增加点快乐和趣味。喜怒哀乐皆成文章或故事,随心随意,生长在大世界中。
按年纪而论,老态龙踵了。按学历,平平常常。为啥还要自找苦吃,乱编乱划这些呢?把自己那点浅得见底的文字发在网络平台,侵占大众资源?没有那家网台赐舍一文铜仔!还是老样子,仍不懈怠,全不在乎! 就实况而论,平台採用它,是让读者感受点民俗风情,有点土特产吧,我心里明白着。
民间文学就是人民文学。它平凡平庸,通俗易懂,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思想,且有趣味和故事性。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哲理)。不注释,不查典故,让读者不费力气理解其表述的内容。
有人把它称为小土豆,萝卜白菜吧。那是纯文学用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的嘲讽。纯文学试想改变人的思想觉悟,想改造社会,引导人走向真善美的文明社会。它们能做到吗?古语云:文字论政,终究无果!最终还是要被政治家统治的!叫你喊什么,就得写什么,为政治服务发声。
民间文学不同,它没有政治内容。虽说平俗,但它风险小。你讲说的故事,读者喜欢就看,不喜欢就算。自由空间较大,宽松多了,全由读者定夺。但是民间文学是老百姓的文学,从口述,讲说,口口相传,到文字记载,又发表在网络平台,一步一步,也算文学了。它有地域性,包括方言,俗语,歇后语,打油诗,地方小吃,婚联,丧联,祭文,贺词,宗宙仪式类文字,地域性强,风俗,民情味重且有特色,它包罗万象。反映的全是老白姓的生活故事。虽说不登大雅,但接地气。不做作,不夸大,有色彩和个性,没有千篇一律,假大空的浮燥现象,老百姓喜闻乐見。中国文学史,一直走双线。一是官办文学(宫庭文学)一是民间文学。这两条线发展延续了几千年,从未中断过。形成中华文化的海洋。只是官办文学是国家出资,包括作者待遇,印刷、出版、发行,全由公费支付。而民间文学则是爱好者的自留地,没有地位和待遇。在经济浪潮压倒一切的今天,它就是个枯而将死的野苗,没人在意它的存在。然而老百姓是它的土壤,也是它的读者,不断滋润它生存,这是事实,虽说不旺盛,少人关照,但它还枯而不死,苟延残喘于社会之中。给它点营养,水份和阳光吧,让它在百花园中占那么一点点位置,是笔者的愿望。在文学的大海中,不排斥它,不另眼瞧它。不给它不雅称号吧。
文/薛金凯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薛金凱,汉族,陕西作家。一九五三年出生,大专文化,现址店张镇陈阡村。热爱文学,戏曲,诗词,影视,新闻等专业艺类。对电影影视剧本创作,尤为擅长。根扎农村五十年,经常被省市县聘为特殊创作人。曾和渭城农民于运河合作,自筹资金拍攝《人生》后续《乡下人》,全国播映发行。后又被省残疾聘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攝报送陕西残疾人自强创业专题片《回归》上下集,获“中国残联”好评。曾被《西安文化艺术报》聘为记者数年。在农村基层坚持文艺,文化强国思想,彰显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为省市县政府增光添彩。获得奖励若干次。纪实文学,诗词,通讯。等文体类曾获全国征文:金、银、铜,优秀奖十余次。被中央九家主流媒体评为:"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自编自演自拍百家碎戏:"井″,"红莲赞″,"刘庄的新鲜事″在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兴平电视台多次怖映。获得观众好评。长篇纪实文学"温春发人生记″被网红风讯子主抪,听众达二十万人次。长篇纪实文学:"李家人的故事″,已脱稿,正在联系出版中。《西胡村志》尚在编撰进行中。“富平古树传奇”已缴稿富平县林业局收存。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