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晋瀛著
《记忆之歌》序
高廷伦
1960年至1964年,我和孙晋瀛老大哥在山东师范学院同学四年,虽时隔六十年,其声容笑貌至今记忆尤新,身高体壮,诚以待人,口直心快,声粗气宏,人称孙大炮,可炮声理顺魄直,正气充盈,即给人以鼓励和激情,又使人感到温暧和亲切。今读《记忆之歌》,耳畔仍是炮声隆隆!
孙晋瀛1936年出生在一个父亲以开律师所为掩护做共产党地下工作的革命家庭,《记忆之歌》也就从这时唱起。咿呀之声就是革命!革命!妈妈的摇篮曲更是革命加革命!捎大,真的会唱歌啦,那便是抗日!抗日!再大,天天吹响冲锋号角:打倒日本鬼子!还我河山!驱除倭寇!抗战必胜!中华万岁!在日本鬼子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野蛮行为面前,那歌声更是成了嘀嘀嗒嗒的冲锋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歌一直唱到日本鬼子倒地投降!不停不歇,接下来又唱全国人民求解放之歌,建国后高唱东方红,全民奔小康,年虽耄耋,仍在高唱幸福生活万年长!
《记忆之歌》用脚步丈量人生,从咿呀学步,就步步踩着日本鬼子的头顶走路,恨心一脚踩死一个日本兵!爬过山,涉过水,随军转移,有远处的炮响,有近距离的枪声,钻密林,跨战壕,是家常便饭!用脚步丈量了八年抗日,又丈量了三年解放战争,亲历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飘飘,又丈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踩亮了三尺讲坛,育红了千百精英,粉笔敲开学子心,烛光指路照前程!人老退休心不歇,余热尽撒夕阳红!
孙晋瀛深黯中国语言文学之精髓,但在《记忆之歌》中不拽文,不卖弄,不显露,不用华丽辞藻,通篇都是家常话,百姓语,如一位老红军讲述长征路,如一位老妈诉说平生苦,如二人促膝长谈,如知已夜话,如亲密耳语,无波无澜,涓涓细流,漾漾湖平,读起来让人耳濡目染,沥沥在目,即受益,又享受。
矣,读之甚浅,体会亦浮,只有再读才能受益良深!
2023.12.31凌晨谨序于颐年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