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
作者:林晚华
老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可见,病,让人听而生畏。钱,让人无而生恐。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富豪来到了某个大城市。富豪来到这座城市目的就是要享受享受这座城市的顶级生活。人家不差钱。因为人生地不熟,便让出租车司机拉他到消费最高最贵的地方,他想看看这座城市最贵的消费会是什么样子。出租车司机直接把他拉到了医院。富豪本以为是天上人间般的豪华奢靡场所,那种天上仙境般的感觉,没想到是人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医院。
孔子曾云‘苛政猛于虎’,而医院却是虎狼一般的存在。在农村一个小医生,仅靠一手治疗专业病的技术,而能成为暴富,远近闻名而来的病人趋之若鹜。虽然人人知道那药贵比黄金,但为了治病,也不得不弃万物而保命。药再贵,而无人还价。这是区别市场万物的一大特点。
医院治病的流程是先预约挂号,然后排队。挂号又分普通号和专家号,普通号几十元,专家号要上百元,而且还要提前预约,否则,专家号就论不到你看病。
现在网络发达,流行网上看病。提前预约,提前挂号,提前排队。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前段时间,我身体有点问题,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去一个医院让做一次检查,包括化验血,尿。当我拿着上一次在上一家医院做的检查化验结果,医生看都不看,说不能用,检查的不是那些项目。每个医院检查化验,仅仅是血,尿两项,花费两三百不等。而拿的药治疗费则每天在百元左右,七天一个疗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的医改在很大程度上给普通人看病带来了一些乐观的补贴和报销政策。而真的有了病,这些补贴就成了杯水车薪,显得那么贫弱无力。
那些所谓的专家看病,速度之快,让人咂舌。人家是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惜时如金。上来问问情况,这是好的。有的只言片语,甚至上来就开单子,检查这,检查那,你还不能多问。大夫说了 ,听医生的没错,让你干啥你干啥,医生都是为你们病人着想,让你们早点治好病,不受痛苦。
在某市某地,有一个退休老医生。每天看病的人排长队,从早上开始到下午,我去过几次,其中有两次是陪同事去的,长长的队伍,这猴年马月能看完呢?我想着,今天是看不成了,要不明天一早过来,没想到,医生看病的速度,像贪吃蛇一样,那叫一个麻利快。看一眼,问都不问,手中的笔‘刷,刷,刷,一划拉’,拿药。问,“医生,你看我这是咋回事,啥病?我吃过什么什么药,没效果,”你别吃别的药了,吃我开的药就行了。“下一个”太快了,比摊煎饼都快。每个人都是一两兜药,几百块钱不等。名医看病就是异于常人,好像胸有成竹,十拿九稳,被传得神乎其神,是大医院退休的老医生。药吃过后,还别说,有效果,轻了,立竿见影。当药快吃完时,好的也差不多了,真神医也。但是当药停了两天后,病情超前爆发,像刚刚打退的敌人又反扑而来。才知道,那老医生开的有激素药。
后来,我托人找到到某医院医生是博士生导师,这所医院最有权威的专家主任,看看他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我对他寄与了很高的期望。他让我住院治疗,说用进口激素药,挺贵,一针就几百上千元,要我最少住半个月,而且还要观察治疗后的效果。我住院可以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当时,我还在厂里工作。我是在一边工作,一边治疗,病痛的折磨,让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夜里无法入睡,白天还要上班。在医生穷技乏术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自疗。
中医讲“病从口入”。我开始从吃食上忌口。我非常爱吃甜食,水果。为了治病,我拒绝一切甘饴美味的糕点,甚至甘甜的水果也成了一种罪过。我拒绝生,冷,肉类,海鲜类,这些引起过敏的食物。医生说我,体内湿气重,毒气大。每天素食素菜,而且我根据这些年来的吃的中西药。我选择了中医治疗。我从网上查阅了众多的资料,关注了一大帮主任医生。凡是跟这些病有关的一些药方,甚至偏方,我都拿来一试。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凡事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一番操作下,病情一天天好转。我的一番苦心终于有了回报。
医院是治病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医生是想救治病人,但也不是大罗神仙,也会穷技乏术。
古人医者仁心曾言“但愿世人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现在的医院,好像是在做生意,生意越好,越是世人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