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牵古今,憾人心弦
——冰凌诗歌的美学意蕴
王芳闻
在当代诗歌的璀璨星空中,英国华人写作者协会会长、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传播大使冰凌女士,以其女性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从缠绵悱恻的爱情絮语到气势磅礴的历史赞歌,从对生命坚韧的颂读到对社会现实的沉思,她的诗歌情牵古今,涤荡心灵,如同一座晶莹剔透的明珠,闪耀着诗歌艺术与美学的光辉。冰凌女士出生于“上有天堂”的杭州,得江南春水之滋润,得诗书之营养,天生丽质文雅,气质超凡脱俗,不仅诗文常见于媒体,且纵横于商界,常游走于国外,眼界高远,视野广阔,诗文于婉约绮丽中流露出雄迈的豪情,荡涤者读者的心灵。
一、意象之美:情感与思想的具象载体
冰凌善于运用丰富多样且极具感染力的意象,使其诗歌成为意象的盛宴。在《执子之手》中,“执子之手”这一经典意象贯穿始终,它如同一条情感的丝线,串联起了远离尘世喧嚣、窗前听雨、深闺红烛、天涯仙踪等一系列美好而浪漫的情境。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的爱情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纯粹,那种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又如《丝绸古道》,诗人以“驼铃”“绿洲”“河西走廊”“大漠胡杨”“莫高石窟”等大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历史厚重感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丝绸古道的神秘与沧桑。驼铃悠扬,承载着丝绸之路上的梦想与希望;大漠胡杨那千年不死、不倒、不腐的坚韧姿态,象征着这片古老土地上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壮丽景色,更传达出了历史变迁中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使诗歌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二、情感之美:细腻与磅礴的情感交织
冰凌的诗歌情感表达丰富而细腻,她既能在爱情主题中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温婉,又能在涉及家国情怀、历史沧桑等题材时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情感力量。
在爱情诗中,如《执子之手》,诗人用“好想执子之手”的反复咏叹,将那种对爱情的渴望和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爱情的小插曲,从不同的场景描绘中,让读者感受到爱情在生活点滴中的美好。在两首同题诗歌《花月正春风》中,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早莺声声唤春醒,一夜春风绿柳枝”,将春的生机与爱情的萌动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而甜蜜的情感氛围。
而当触及家国历史题材时,她的情感则如汹涌澎湃的江河。在《百年风华》中,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诗人从南湖红船、南昌枪响等重要历史节点出发,抒发了对百年征程中无数爱国志士和英雄豪杰的崇敬之情。诗句中充满了自豪与激昂,如“百年梦想,从南湖的一艘红船,扬帆启航。百年征程,从南昌的第一声枪响,瞬间燎原”,展现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汨罗江的传说》里,对屈原的缅怀之情溢于言表,诗人用“两岸阴雨,凝结成忧郁,盘踞在清冷的眉宇。悲怆瞬间决堤,英雄泪泻千里”这样的诗句,深刻地传达出了对屈原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同情与敬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与古人同悲共叹。
三、韵律之美:诗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韵律是冰凌诗歌的一大特色,她巧妙地运用韵律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无论是押韵方式还是节奏的把握,都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在《正气歌》中,“八万里雄关乾坤朗,吼一腔,浩然正气撼河山,忠义二字悬高堂”,诗句长短相间,节奏明快有力,“朗”“腔”“堂”等字的押韵,让诗歌在诵读时具有一种强烈的气势,如同正义的呐喊,振聋发聩。在两首同题诗歌之一的古体诗《花月正春风》里,韵律则更加和谐优美,如“早莺声声唤春醒,一夜春风绿柳枝。临窗繁花暗香蕊,月下荷塘聆箫笙”,“醒”“枝”“蕊”“笙”的韵律,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使诗歌具有了江南水乡般的柔美韵味,如同轻歌曼舞,萦绕在读者耳畔。
四、意境之美:诗意空间的营造与拓展
冰凌的诗歌擅长营造出独特而深远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现实的诗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读者可以与诗人一同感受情感的起伏、思想的碰撞。
《故乡》一诗,通过对门前青石板、小桥流水、乌篷船、丁香花、青瓦白墙等故乡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意境。“故乡的雨和枕边的泪,一起陪伴我,浪迹天涯。想你的时候,时而盈眶,时而倾盆雨下”,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具象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那充满乡愁的世界中,感受到那份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在《穹顶》中,诗人营造出了一种黑暗、压抑的意境,“穹顶之下,一排排跪倒的朽木,脊梁撑不起他们的头颅”,通过对腐朽、堕落现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拓展了诗歌的思想维度。
五、风格之美:多元融合与独特个性
冰凌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她将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她的诗歌中,既能看到古典诗词中意象的运用、韵律的讲究,又能感受到现代诗歌对现实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自由表达。
例如《沁园春·光芒》,从词牌名的选择就体现出对古典诗词的传承,而其中“旭漫金秋,旌旗飞扬,誓言铿锵。东方举盛世,全球瞩目;以智开篇,耀目新章”等内容,则是对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生动描绘,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同时,她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倾向,爱情诗的婉约、历史诗的豪迈、哲理诗的深邃,这些不同风格的交织,构成了她诗歌风格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使她的作品在诗歌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冰凌的诗歌以其精妙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优美的韵律、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了高超的诗歌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她用诗歌搭建起了一座沟通古今、连接情感与思想的桥梁,让读者在这座桥梁上领略到爱情的美好、历史的沧桑、生命的坚韧以及社会的百态。她的诗歌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读者的心灵世界,引领我们在诗意的海洋中畅游,感受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

王芳闻,女,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丝路文化委员会主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 西北大学丝绸之 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节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诗 人》杂志总编。
曾任咸阳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咸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理论讲师团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曾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7中国当代十佳诗人 奖,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行吟诗人奖,世界华文桂冠诗人 奖、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金奖、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征文金奖、世界诗人大会荣誉文学博士等多种奖项。著有长篇小说《安吴商妇》、长篇报告文学《脱贫启示录》、诗歌集《太阳雨》《丝路雁影》《丝路虹影》《地球之耳》等文学著作 12部。诗文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作家报》《文学报》《陕西日报》《星星》《诗 选刊》《诗林》《绿风》《草原》《鸭 绿江》《延河》《欧洲诗刊》等众多刋物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