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诗创侃收获(随笔)
刘如春/广州市
笔者无其他什么特别爱好,或源于老父亲喜欢写作的基因传承,对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一往情深,始终追求不止、痴迷不倦。甲辰年即将落幕,笔者有兴提前盘点,向各位看官侃侃本年度可圈可点的诗创收获。
一是诗歌创作数量接连走高。此前,笔者已连续四年斩获诗歌创作每年发表约千首的好成绩。甲辰年元旦刚过,笔者便首次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两首诗启始,便一发而不可收。与心爱的缪斯继续缠绵牵手,笔下的意象如高山流水,持续潺潺喷涌,全年每月在文学平台与报刊等媒体刊发的诗歌均达85首。这样掐指一算,时至年未。笔者甲辰年的诗创数量,又可连接第五年达年创诗歌近千首的好成绩。至于质量,其间也有多首诗歌作品获评各类赛事优秀级以上奖励。
二,继续参加多个诗歌社会活动。其中有:广东著名诗评家南成先生组织的诗歌沙龙活动;广州一个会员达5万人的社团诗歌大赛的诗评活动等。特别荣幸的是,笔者参加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组织的诗歌年度聚会时,有幸被该会聘为常务理事。手捧着大红证书,笔者十分兴奋。因为笔者这些年的诗创成绩终于得到了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这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当然,此前笔者亦曾获得过中国诗歌学会“优秀会员”的荣誉称号呢!
三,公开捧献一本新诗集。在这之前,笔者曾出版过两本半诗集(半本是一本诗歌散文合集)。这些诗集的出版尽管合规合法,质量亦获好评。其中一本题为《猫眼石》的,还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华宝石文学”优秀作品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诗集出版,大多采用的是丛书号。对于笔者的文学追求来说,这多多少少总缺少点什么。甲辰龙年,无疑是个好运年。笔者一咬牙,在近几年发表的数千数诗歌的基础上,精选了近百首,于与我有缘的羊城晚报出版社,用单书号出版了我的第3.5部新诗集,取名《自然之光》。目前,该诗集出版已进入尾声,即将“呱呱坠地”。
附简介
刘如春简介
男,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21年优秀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委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和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方诗歌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及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广东省科普讲师团首届成员、广东省天然富硒联合体科普文化高级顾问。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22部。2020~2023,连续四年每年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超过1000首(篇),多次获奖。
2024年11月14日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