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诗笔记”
张国钧
一、
读《中国家训史》随记
(十七记)
一 记周文王家训
文王制《酒诰》,殷鉴诫子孙。
饮酒有德束,爱惜五谷醇。
体察百姓苦,树立爱民心。
铭记父王训,姬发作睿君。
二 记周武王诫书
武王纳谏劝,座右置危言。
安乐必恭敬,鉴昔再向前。
应知稼穑苦,须晓庶民难。
制欲诫奢侈,谦恭杜祸端。
三 记周公家训
周公家训高,勤勉诫儿曹。
一沐三捉发,为国不辞劳。
官高能礼士,禄厚不骄娇。
言而必行使,安民国运豪。
四 记召公家训
召公诫子嗣,家训贵及时。
为政应崇德,民生常惦思。
殄戮应慎用,百姓得宽余。
上下共勤恤,山河得久持。
五 记成王家训
成王诫伯仲,对下务谦恭。
纳谏须平静,并行文武功。
弟兄贵孝友,百姓要宽容。
治国孜孜奔,勤惰关废兴。
六 记明德马皇后家训
皇后倡勤俭,躬身自率先。
日夕常论道,不许外戚攀。
七 记樊宏父子家训
皇亲行仗义,出借焚文契。
清静以自保,子孙享安琪。
八 记马援家训
穷当益坚志,老当益壮心。
贵不失其序,言不议人非。
九 记韦贤父子家风
父子奉《诗经》,惟夙惟夜崇。
诫慎永无惰,惟肃惟栗恭。
十 记司马谈嘱子
谈公临终嘱,教子不忘初。
恒持忠孝志,传承写史书。
十一 记杨震父子家风
杨震言“四知”,清白自守身。
杨秉去“三惑”,士人日月心。
十二 记诸葛亮诫子侄
勤俭以养德,宁静以修身。
澹泊以明志,志学以腾飞。
十三 记向郎训子
贫穷非人患,宁静得所安。
万事和为贵,调和万物延。
十四 记王祥训子
王祥训子孙,五德立其身。
推美而引过,卧冰而孝亲。
十五 记羊祜诫子
羊祜箴言明,树私则背公。
为人首恭敬,三思而后行。
十六 记陶渊明教子
渊明与子疏,勿惰勤读书。
贫而不失志,穷达不妄图。
十七 记徐勉遗子以清白
徐勉幼孤贫,位高守初心。
不羡金满簏,清白遗子孙。
二、
读《菜根谭》摘记
(十则)
一
宠利莫为先,积德莫下鞍。
享福毋越份,修养莫迟延。
二
日月乾坤转,飞龙永在天。
闲暇心不散,忙碌亦寻闲。
三
肝涉二目明,肾及双耳聪。
病从内脏起,错自细微生。
四
黎庶似公相,只因品位高。
士夫如乞丐,只为欲期豪。
五
鸿雁罹渔网,螳螂落雀前。
世间多奥妙,莫恃计谋全。
六
贪逸生灾患,忧勤可化凶。
肆奢为祸水,谨慎保安生。
七
德乃才之帅,施才若用兵。
或为仁义善,或是掠夺凶。
八
咀嚼方咽食,未虑慢开腔。
瞭望方行路,选择再启航。
九
君子不相争,只因境界同。
小人君子共,君子要宽容。
十
为官休避事,莫让庶民难。
就事为君子,亲民是好官。
谏言阻易后,挡马护黎民。
训子多严厉,枷之示府门。
衣陋食粗糙,清风贯古今。
三、
读《燕赵古贤事典》
(二十二记)
一 记尧舜二帝
中华传统久,燕赵美德浓。
唐尧唐县诞,虞舜冀州生。
制定四时历,勤劳创文明。
恒心守孝悌,仁政唱南风。
百里行南域,舍身为众生。
首开华夏史,传颂五千冬。
二 记伯夷叔齐
二贤传百代,孤竹在卢龙。
兄弟相揖让,弃宫入草丛。
不食鱼肉宴,专餐野果虫。
首阳宁饿死,苟且不思生。
伯仲歌一阕,中华仁义声。
笑观今日事,骨肉不相容。
三 记羊左之交
燕国多壮豪,羊左舍身交。
风雪招贤路,饥肠辘辘遥。
真情如泰岳,富贵似鸿毛。
仁义传千古,任凭草木凋。
四 记神医扁鹊
任丘生扁鹊,美誉远传播。
医术宛如仙,医德近似佛。
发明闻切望,提倡预防学。
上下三千载,几人可对酌。
五 记西门豹
治邺西门豹,悠悠漳水情。
顺流投恶巫,疏浚导年丰。
城上一通鼓,阵容神鬼惊。
巍巍良善吏,百代享英名。
六 记燕昭王
七雄衰落日,智者显能时。
高筑黄金台,人才起虹霓。
郭隗献智慧,乐毅胜强齐。
再振燕国势,昭王入史诗。
七 记魏文侯
魏斯开魏国,英武列七雄。
殷访段干木,李悝变法成。
奇取中山域,乐羊立大功。
求贤诚若渴,国富又强兵。
八 咏石勒
世龙创后赵,羯族一枭雄。
重用贤能士,倾听直谏声。
黎民轻税赋,邺地现升平。
养虎贻灾患,家国一旦倾。
九 记赵国将相和
负荆廉老将,礼让蔺上卿。
莫论功劳大,还凭气量宏。
国家危稳重,职官高下轻。
千载留佳话,至今誉赵城。
十 记董仲舒
大儒起广川,自幼治学严。
鸟语花香绕,三年不窥园。
长习长悟日,似醉似痴年。
高论天人策,春秋百代传。
十一 记盖宽饶
魏郡盖宽饶,直臣气节高。
愤离国丈宴,弹劾少府孬。
送子戎边境,公私不混淆。
蒙冤宫阙下,忠正美名彪。
十二 记冯异
冯异驰燕赵,追随光武剿。
穷途遮冷饿,困境挺长矛。
胜仗功何论,任人去滔滔。
将军藏树下,自有汗青彪。
十三 记张万福
万福九十寿,一心系万民。
购粮千里远,自费救乡亲。
功大辞重赏,声威震叛臣。
无私无畏惧,直谏尽忠心。
十四 记阳城
阳城修养深,自避躲贼人。
不受五百绢,救援老弱贫。
直言非帝意,舍命斥馋臣。
上奏停人贡,道州惠庶民。
十五 记崔衍
崔衍安平子,孝行天下闻。
不辞继母怨,寒暑苦修身。
历任州刺史,为民请命殷。
家居空四壁,丧葬匮锱金。
十六 记李素立
唐初李素立,直言谏圣君。
尽职抚百姓,不受礼豪分。
离任空两袖,不携草半根。
唯随书一箧,千载清正魂。
十七 记薛大鼎
大鼎命运舛,奋斗萃侪间。
勇膺沧州任,治水挽狂澜。
无棣通舟楫,长芦运海盐。
薛公德广被,传颂有诗篇。
十八 记卢照邻
初唐誉四杰,积厚发之酣。
诗作多嘉句,一言惹祸端。
人生多苦难,安危转瞬间。
东流水难堰,夕阳何驻山。
十九 记潘好礼
宗城潘好礼,忠义效国臣。
谏言阻易后,挡马护黎民。
训子多严厉,枷之示府门。
衣陋食粗糙,清风贯古今。
二十 记杜景俭
杜贤履刑部,录事与天通。
办案持明诏,公允论死生。
宽怀释百姓,一片爱民情。
民吏同歌颂,良臣载汗青。
二十一 记王翱
元老诞盐山,王翱美誉传。
巡官伸正义,吏部守清廉。
操履谨绳墨,行为效古贤。
四惟言必果,屹立五朝间。
二十二 记黄懋
嘉兴知府任,黄懋是乡人。
勤奋修残墎,廉洁守玉身。
居官福属地,做事助黎民。
最是帮学子,英名史典存。
四、
读《古事今鉴》随记
(三记)
一 读《张公艺九代同堂》
阳谷张公艺,一堂九代人。
和谐长久处,祥瑞殿堂闻。
百忍为家训,简单道理深。
有容方可大,能忍自安身。
二 读《林大中丢官得失不关心》
大中心豁然,御史献诤言。
得罪韩侂胄,无端被罢官。
家乡安度日,国事不交谈。
杞菊待远客,诗赋记南山。
兴致三杯酒,隐居十二年。
不听人劝诱,不以媚言攀。
福岂求能得? 祸何惧而安?
平心应世态,进退自悠然。
三 拂卷有感
携卷行舟好觅珠,阅思古事浪波浮。
惊人历史何相似,莫让镜台罩厚毹。
作者简介:
张国钧,河北元氏人,1952年3月生,1969年起奉公职,曾任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及省政协常委等职,2015年退休。素喜历史文化及诗词、戏曲、摄影学习研究,退休后编著出版历史文化专著20余部,其中诗集5部,写旧体诗词超3500首, 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顾问。
本期编辑:左晓鑫
图文提供:张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