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原名刘刚。求学、从军、教书。先后在中学、大专院校任教,后应原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之邀开设人文课,讲授文学赏析、古诗词文。教书育人之余爱读书,勤笔耕、常操。诗词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平台。2021年获当代诗词网诗词中华全国诗词大赛年度作品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
与生殷殷语
——久别重逢,师生聚会上的致辞及余声
文/石城吴钩 南京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今天我们含着泪,含着笑,在一起再忆共读,穿越流年里一去不回、曾经的点点滴滴。
回首当年,老师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同学恰青春年少,挥斥方遒。可时光流驶,不经意间,老师两鬓微霜,同学们亦已人到中年!在别离的流光里,彼此相望相念的,是思;知冷知热的,是心;不离不弃的,是情;一生一世的,是爱。岁月静美,正在于时光的婉约,在于曾经的相处、相知,在于曾经同窗相交相伴的美好。那些曾经的欢欣快乐,那些己是过往的苦恼忧戚,在昼夜不息淙淙流淌的时间长河里,我们相互一路珍惜,一路捡捞,一路收藏。流年似水哟,任谁也无法阻挡时光的脚步。随着岁月与青春的流逝,一切都成过往,一切都在老去,一切都成为了思与念、怀与忆。
可不管在那个季节的早晨或夜里,不管曾经有过多少美好和忧伤,不管曾经有过多少次的聚散离合的悲与喜,如今,此时,在这一刻相聚的欢声笑语里,全都随着四季的风远去了。静美的岁月,那在岁月的门楣上刻下的思念,你侬我侬间的亲爱友爱关爱,这一刹间, 都已静静定格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叠映成一张张美丽的剪影,让我们在多年后的今天,彼此再执手忆起,仍会那样令人动容动心动情,倍加亲切,倍感珍惜。
“珍惜曾经拥有曾经牵过手。珍惜青春梦一场,珍惜相聚的时光”,这是学生时代,你们曾经喜欢过的小虎队成员苏有朋《珍惜》里的歌词。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歌,那时就似乎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些许的无奈和沧桑:“珍惜为我流的泪,珍惜为你的岁月,无怨无悔也是人生一种美!”是呀,人生无常,昔日同窗共桌的好友,如今许多人已天各一方。大千世界,茫茫尘世,岁月如歌也罢,人生如梦也罢,浅相遇,薄相知,都是缘份。佛说:人生须随缘,故人生的喜乐哀愁也须随缘。人生的相聚相散,缘来是你,缘去是空,不必怨悔,不必流泪。红尘浊世,人在江湖,总有诸多困惑千般无奈, 悲欢离合也, 甜酸苦辣也, 终将会成为曾经,成为过往。东坡大学士在《前赤壁赋》中感叹曹孟德当年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呀,好个“而今安在哉”—— 真个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哟,一念至此,且让我们效当年大学士“举匏樽以相属”,为今日师生、同窗的欢聚,举起手中杯共浮一大白吧。
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长长的二十年,长长的二十年的别离,长长的二十年的牵挂,己给了我们相聚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就是缘,这就是份,这就是缘份!师生聚会,虽然不能改变彼此的命运,不会带来功名利禄,但却可以让我们沟通感情,感受温馨。今天,此刻,欢聚一堂的我们,昔日的同窗情、师生情,似涓涓春水正潺潺地流过我们每个人的心头。借着今夜漫天星光的晶莹,且让我们一起,将今夜温婉的馨香,揉入心底的最深处珍藏,让它融成一帘我们深深眷恋的梦境;且让我们再拾回青春的记忆,捡起不老的时光,将她们框成一幅风景,珍藏在在座你我他每一位的心中,成为浓浓同窗情、师生情的见证,成为一份永远、永久、永存的记念吧!
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仍然要说:你们,是滚滚红尘中,我一生最美丽的邂逅与牵念;你们,是我静候千年,愿为人师认真教书、清白做人终生不悔的情缘——这一世,静听梵音声声,缘来,我将你们刻骨铭心;这一生,身是菩提千年,缘散,你们是我尘世中至纯至美的情份。亲爱的同学们,缘来又缘去,缘聚又缘散,若真有来世,请你们一定于红尘中静静守候,不管前程有多少千难万险的阻隔,请相信,你们昔日的老师——我,都会为你们跋山涉水打马而来,与你们再续前缘,再续浓浓师生情……。
最后,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加聚会的老师, 向为本次聚会付出辛劳的组委会同学道一声: 你们辛苦了!对在百忙中专程前来参加这次活动、且不忘老师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共同祝愿情谊长存!
亲爱的同学们,行将搁笔,且让我将心中无限殷殷语,化作殷殷期盼情:我殷切地期盼着,期盼着五年后再次相聚相会的那一天!

后记:
四月, 春暖花开。经聚会组委会同学精心筹划组织,阔别整整二十年之久、已人到中年的同学们从天南地北各自的岗位上汇来,和如今已鬓发微苍的昔日老师们欢聚一堂。聚会大厅,迎面的屏幕上映出两行大字:“穿越二十个流年,遇见中学的自己”——不知是哪个才子的杰作,如此情深意长,说到每个人的心里去了。
大厅里,十多张放着鲜花、水果的大桌边,满是欢声笑语。同学师长握手忆往昔,促膝话别离;依依倾心语,恋恋诉衷情……是啊,在花样的青春年华里,同学们朝夕相处,一同成长;毕业后雏鹰分飞,天各一方。但,无论足走多远,身在何方,在生活的熔炉中,相信这份同窗情,都一直在每个人的心中温暖地闪灼着光烨; 每当夜深人静,忆念起同学少年时的点点滴滴,相信总会有温馨的、会心的花儿在心田悄然绽放。人世间,情感万万千,但相信,人世间最美好、最纯洁、最温馨的,无疑应是师生情、同窗情了吧。这份情,虽不似亲情血浓于水,但却远远超越了人际之间的友情——看呵,屏幕上, 海外游子、昔日的同窗发来了祝福的视频、微信,这些溢着依依深情的心声,来自美国、加拿大, 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看呵,屏幕上,叠映出了同学精心珍藏的、已经有些泛黄的、昔日校园生活的一帧帧老照片、一张张合影……呀,谁说往事如烟?那逝去的桩桩幕幕,一如昨日,并未在时间的长河中遗失丢落,分明依然历历在目,鲜活在我们的心中哟。
组委会安排的联欢开始了。先由同学代表致辞,而后学生邀我代表与会老师致答辞。自由发言后,音乐响起,阵阵掌声中, 别出心裁的击鼓传花开始, 鼓停花落,表演开始,或小合唱,或独唱,或舞蹈,或器乐演奏,或……一如当年校园联欢时的纵情放怀。这久别后的相聚,既有青春年少时的率真纯情,更有经岁月典藏的香醇甘甜。那种亲切,那种张狂,那种放纵,那样的情深深意切切,那样的喜不自禁泪沾衣襟!呵呵,“穿越二十个流年,遇见中学的自己”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又遇见了中学时的自己——呀,梦里花开,梦里花落,梦醒,芬芳依依在。休说往事如烟,穿过悠悠时光隧道,那些年的点点滴滴,随着鬓边的霜色,早己牢牢地、牢牢地,牢牢地牵系着我越来越柔软的心了呵。今天,让我们心怀感恩,感谢生命中这份珍贵的久别重逢,感谢我们又能一起回首年少,重度青春年华,感谢生命中又多了一份可以让我们用心珍藏的情谊!

曲终,人未散。聚会后有热心同学建了微信群,热诚邀师生入群。同学们继续在群里言笑晏晏,叙友谊,诉心曲。一位女教师在群里发了一篇聚会感言, 同学们纷纷留言点赞。并有诸生一再邀我亦写一篇发在群里。推却不过,遂将聚会中匆匆写就的、代表与会老师所致的答辞略作修饰,题名《与生殷殷语》发在了群里,反响铮淙。现转发至文友群,供文友一读,亦以此忆念师生间融融的深情和逝去的岁月流光。

余声:
四月相聚,因疏懒,此文与后记离离拉拉写来,至今方成文发出,一晃,已半载矣。其间五月,有事业有成、现任北京某集团老总的学生,嘱其在贵州的朋友,用快递给我寄来了贵州高山一品仙•锌硒翠片。短信言:“贵州山青水秀,茶场终年云雾缭绕,一方水土,一方特产”。并邀:“有时间老师带师娘来贵州旅游,我一定带您去茶场实地感受下,还有茅台镇的酿酒工艺……”七月,他又嘱其在广西的下属机构给寄来原产地应季芒果,并言:“不要说谢,师恩难忘,学生就像你的儿子一样,应该的。”感动之余,无以言说,祇能赋七言一首以赠:
雅室烹茗绕绿烟,中有深情意拳拳。
啜茶品果甘冽香,心池源源涌清泉。
其后,有生自外地来南京公干,与在宁同学小聚,至夜十时多,不知怎地忽念起我来,先电话联系,继驱车来接赴席,重新更盏,说:“谈起校园事,同学们都想你了”。
再其后,有昔日学生,或一二,或四五,或七八,或邀约,或登门,看望拜访……
我曾多次感言:此生但作教书匠,心属桃李终不悔。有弟子若此,夫复何求?倘有来生,余仍愿作教书匠,心属桃李终不悔!文至此,言几尽矣,无以表余心声。文竟,再匆草一首六言作结——
殚精竭力传道,
呕心沥血授业。
殷勤浇护培育,
桃李芬芳满园!
噫,余生也有幸,得登杏坛教句逗,传道、授业、解惑。余之为烛炬也,无成灰之泪、之伤、之痛,而有光、有暖、有甘,实乃大幸焉!故为此文,写余从教之慰,之欣,之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