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河流(十四)
冬青园
冬青园,在塔南园的下游,由塔湾街桥至锦水街的大榆桥。说来也是特例,所走过的游园,都是从某某街桥,到某某街桥,如崇山路桥、辽河街桥、北陵大街桥、泰山路桥、黄河大街桥、长江街桥,等等,唯独这冬青园西界锦水街的桥,不叫锦水街桥,而是叫做大榆桥。
冬青园的面积很小,不仅是从塔湾街至锦水街的距离很短,而且只有河的南岸可以称作游园,设有其他游园通常有的红色“慢道”,树木、草坪,休闲广场、篮球场、城市客厅;其河的北岸除了一条窄窄的黑色柏油路与河堤融为一体,路边有一行老柳树外,映入眼帘的,就剩下一道陈旧的红砖墙了。墙里面是什么处所不得而知。外观看,有红色和蓝色铁皮屋顶的简易房屋,还有破旧的砖瓦房;有空旷的场地,部分场地上停放着重型机械,能够叫出名字的有推土机、挖掘机。后来从塔湾街看到这片区域的另一侧,已经明确标明“政府征收”字样。看来沈阳市城区的发展与改造已扩大到此地。但愿建设规划和真正动工改造的时候,能够为新开河北岸的冬青园增加一些绿地,为城市新区的人们留出足够的休闲空间!
这是一个很不起眼儿的游园,可以说没有什么看点,尤其是游了塔南园、看了诸多碑刻、壁刻之后。为了能找到记述冬青园的切入点,我反反复复到冬青园游走,究竟走了多少次已经不记得了。不论任何事物,只要你看得次数多了,细心观察和揣摩久了,就自然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就会有美好与你不期而遇。冬青园河北岸路边老柳树与我就是如此。
年轻的树木较多是新开河沿岸23个游园的共同之处。但在冬青园中,对我来说,最有影响的树木是河北岸那些年老的柳树。这些柳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猜想是新开河开掘伊始种下的,这样算来,应该有100多岁了;至少也应该和新中国同龄吧!试抱过很多棵老柳,以我的臂长普遍是一围尚不可拢;少数更粗一点的,都在两围或两围以上。老柳们不仅具有树木通常的美感,更有一种威严感,犹如寺庙里的长老,睿智而坚毅,令人敬畏。这种威严感来自它粗壮、斑驳、黝黑的树干。
由这些老柳的位置分布情况可以推测,起初它们是沿河岸两行排列的。历经百年自然的风霜雨雪、电闪雷击;社会的朝代更迭、羊啃人斫,现在每一行都不是完整的。认真数了两遍,两行树木保存下来的一共有76棵,其中临近向工街入口处的几棵,从树干的粗细看,显然是后来补栽的,与那些一围尚不可拢的相比,绝对不是一个辈分。在怒江街桥北桥头入口处,有两棵最为粗壮的老柳,旁若无人地矗立在道路中间,颇具有王者风范:硕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树梢与白云相视而笑。两棵“王者”老柳的树根部分,均由若干块青条石围砌着,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所有临路的老柳都被这样保护着。
在我小的时候,柳树好像是沈阳城区绿化的主要树种(因为我见到最多),另一个就是杨树了。街道两旁、庭院中间、校园墙下、公园空地、河堤岸边,到处都可以看到柳树的身影。每当春季,新发的枝叶碧绿透明,如同翡翠;下垂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看起来非常简单,却很生动,十分优雅。这个时候,孩子们也包括一些大人,会折取粗细适中的柳枝拧柳笛吹,满街的柳笛声彰显着与柳树一样的新春活力。拧柳笛是个技术活儿,不同的人拧出的柳笛是不一样的,除了粗细、长短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声音不一样,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大概暮春之时,柳絮开始绽放,雪白的柳花满天飞舞,但我从来没有闻到过柳花的香。后来读书曾读到,柳花亦有微香,只有诗人才能嗅到。于是,有了“风吹柳花满店香”;有了“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至于在哪本书里看到的,是谁说的,早已经记不得了。
虽然没有闻到过柳花的味道,但我见过柳花燃烧的火焰,听过柳花燃烧时发出的声响。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游戏,同龄人会有人记得。那时候柳树多,柳花自然也多。当季的时候,柳花铺天盖地;落在地上的,往往会在角落里聚集成团,只需一根火柴,一团团的柳花就燃烧起来,同时发出啪啪的声响,是柳花里的籽粒在火中爆裂的声音,微弱而悦耳。游戏当属在水面上点燃柳花最为神奇,尤其是在河面上点燃柳花,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当然也是小伙伴们比试水平的项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的。看着水面上细微的火浪一点点向前推进,心里总是浮现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
近些年来柳树越发的少了,除了一些残存的老柳,年轻的树木已经见不到它的身影。据说,是因为有很多人讨厌柳树飞絮落花的迷眼贴脸、入室飞旋;更因为曾经有父母官认为,柳树是农村猪圈旁的树,俗里俗气的,登不了大雅之堂,命令相关部门改用其他树种。于是新的园林绿化,多是稀有的、珍贵的、外来的树种。
其实,柳树对中国人而言,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与民俗情结。中国人的传统风水观主张,房子要靠山临水。但由于没有那么多水可临,人们便借“柳”与“流”的谐音,往往在房子的东边栽种柳树,取“东流水”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必折柳相送,以表挽留之意、别后的思念之情;因为柳树极易存活,古人送别时的折柳相送,更寓意着远行者像柳枝一样,可以在他乡易生速长——多么美好祝愿!
我有些爱上这些老柳树了。因为老柳树有了树木自身以外的东西,相对那些年轻的树,它们承载着浓厚的历史风尘、文化积淀和民俗传承。对一个城市来说,老树是城市历史的一种诉说与表达。
2021年8月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