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郝明森,陕西省镇巴县人,现为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专家库专家,汉中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学、美术、摄影、戏剧、民间艺术研究创作工作。现有800余篇(幅)文学、美术、剧本和摄影作品散见《散文选刊》《鸭绿江》《戏剧之家》《领导科学》《微型小说选刊》《文史博览》《文艺报》等全国主流报刊。剪纸作品先后八次在国内各类 大赛获奖,先后被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美国、英国等国交流和国际友人收藏。 出版有个人画册和专著《郝明森剪纸作品选》《乡村记忆》《金斧头》(郝明森绘图)等八部。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协、美协、民协、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专家库专家,《中国寓言故事》主编等。散文《乡村记忆》获首届蒲松龄散文诗词评选二等奖,散文《醉酒苗乡》荣获2017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60多个

剪纸的传承(小小说)
郝明森
暑假的午后,阳光炽热而慵懒,剪纸坊里安静而祥和。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倚在门口,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
我注意到了她,微笑着唤她进来,轻声问道:“小朋友,喜欢剪纸吗?”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我递给她纸和剪刀,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无比开心的笑容。
然而,这份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不一会儿,她的奶奶找了过来。小女孩兴奋地跑向奶奶,挥舞着手中剪好的小蝴蝶,喊道:“奶奶你看,这是我剪的!”奶奶的脸色却突然骤变,一把夺过那只小蝴蝶,狠狠撕碎,边骂边拖着小女孩离开。我走到门口,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小女孩的哭声在小巷里回荡,我的心也随之揪紧。
第二天,小女孩又来了,只是这次她只是隔着窗玻璃往里瞧,眼神里依然充满渴望。我向她示意进来,她却摇摇头,那眼神中的胆怯让人心疼。
第三天,小女孩依旧出现在窗子外,依旧是那副渴望又不敢靠近的摸样。我实在忍不住,走出去喊她,可她始终不肯进来。我正在劝说时,奶奶来了,冲着女孩大声说道:“学唱歌跳舞我支持你,学剪纸不行!”小女孩吓得直往我身后躲。
我把奶奶拉进屋里,试图说服她让小女孩学习剪纸。奶奶嘴里不停嘟囔着当年的事,原来,奶奶当年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剪花能手。有一次,小女孩的爷爷拿回几张红纸,放在桌子上就冲冲走了。奶奶看见红纸异常兴奋,正好剪一些她爸爸结婚用的喜花。没想到爷爷和大队支书来了,看见满地纸屑,爷爷傻眼了,支书大发雷霆,说红纸是明天开大会叫你写标语用的,不是给你剪窗花用的。爷爷奶奶不停地赔小心,支书依然不依不挠,骂完怒气冲冲地走了。爷爷连忙到供销社买回红纸,赶写标语,奶奶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夜剪了一个大忠字贴在纸板上。从此,爷爷背上了贪污犯的名声,奶奶被安上盗窃集体财产的罪名,每次开批斗会我都要举着牌子,嘴里不停地喊着“忠”。从此,在村里一直抬不起头......
听完奶奶的讲述,我心中一阵酸楚。我轻轻握住奶奶的手,缓缓说道:“奶奶,现在时代不同了,国家重视非遗,中国剪纸已申报成为世界非遗,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传承人啊!”说着,我打开手机上相关活动的视频给她看。奶奶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就在这时,小女孩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拿起剪刀和纸,专注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展现在我们面前。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子上的剪纸和小女孩的身上,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光芒,正在这个小小的剪纸坊里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