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清廉宇,李秀德,英姿飒爽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渝香居士,阿莲,神剑大侠,太白金星,
诗评:渝香居士,英姿飒爽。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赏品王京忠教授《也读余三定教授<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
唐子岳
于斯为盛看京忠,
唯楚有材三定功。
评论中华文艺史,
头头有道笑苍穹。
分年解读周详细,
清晰冠名乐驭风。
十七载歌声赞誉,
批评成熟映霞虹。
狂潮文革深雕印,
政治难离责任红。
改革时推波滚滚,
文坛浪涌炳彪工。
新时期闯新格局,
潜力深挖各拥峰。
一片柔情深似水,
攀登不息敢称雄。
长城万里逶𨒂美,
朗玛巍然云海中。
锦绣山河牽壮志,
横枪立马步长空。
批评指点华章事,
扶正驱邪綠色葱。
文化繁荣兴国计,
黄河永向是奔东。
艰难险阻何能有?
我自朝天展翅同!
世界文明奋发史,
全凭仗剑主人翁。
2024年初冬
余少华【中央党校原(中国市场经济报、领导与决策周刊)主编、原(中国市场新闻报)社长兼总编,长期纵横驰骋在文化等多个领域……】之点评:唐子岳大师的这首古风,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兰亭序墨,笔走龙蛇,意蕴深长。“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分别是湖北武昌凤凰山麓一座木构牌楼的名句和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副对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第一句引用这句话称赞余三定教授和王京忠教授都是大雅君子,才华横溢。
第二句就王京忠教授的作品铺陈加之叙述。高度赞扬余三定教授对艺术批评史的分类研究,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分年解读周详细,清晰冠名乐驭风”。这句是说艺术批评史分年代著写,不仅详细而且清晰,进一步赞美余三定教授治学严谨的态度。
第四句写十七年的研究成果,日渐成熟。接下来写虽然文革时期,艺术批评有所停滞,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更深入地对艺术的批评抬升了档次。作者借用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多重意向,赞美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选题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攀登不息”,成功提供了一个艺术高峰的独特视角。
这首诗是看了王京忠教授的作品后关于艺术批评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引发读者共鸣。在爱与失望的交替中,“文革时期”代表阻力和困难。“长城万里”代表岁月的长途,“一片柔情”写出心里的对艺术的崇拜不言而喻。对锦绣河山眷恋与怅惘,以诗化的语言倾诉内心,情感细腻且深沉,于字里行间编织出网。“批评指点华章事,扶正驱邪綠色葱。文化繁荣兴国计,黄河永向是奔东。”荡在波心的,是带补丁的帆船,航向是东,在岁月长河中,“绿色葱”指文化繁荣才是兴国大计。这艘艺术批评的船只是乘风破浪前行的!让我们不禁为这份情感的起伏而心动。
艺术批评史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著作,资料扎实。“世界文明奋发史,全凭仗剑主人翁”,主人翁里有余三定,有王京忠,有你有我还有他。结有味道,引奋发之力。宋代·黄庭坚有诗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意思是尽管你家徒四壁,但穷且益坚,处理政事绰绰有余,不需经历多次挫折,便能取得好成绩,比三折肱而为良医的人犹高一筹。唐子岳大师这首古风对王京忠教授的作品大为赞赏,并且在结尾提出了期盼:艺术道路上总是曲折的,但是我们作为主人公就要仗剑而行。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一定要披荆斩棘、去伪存真,让艺术之花永开不败!整首古风情感丰富,用词精妙,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