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之柏戈庄粉皮——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柏戈庄粉皮”技艺传承人
粉皮,是山东地区流行的一种特色食品。粉皮的加工制作,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益都(今寿光)人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如果从这时起,至今也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粉皮有不少产地,但在诸城市及周边地区,皇华镇的柏戈庄粉皮闻名遐迩,最受市场青眯。柏戈庄社区,有五个村庄以“柏戈庄”冠名,粉皮生产最著名的是周家柏戈庄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生产的粉皮完全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原料优良,产品久炖不烂,口感筋道、滑顺,还有香中带甜的味道。
2022年9月26日上午,笔者驱车前往周家柏戈庄村,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柏戈庄粉皮”传承人王光治。
(一)周家柏戈庄村,位于诸城市的南部,距中心城区大约八公里左右。全村170多户,700多口人,以传统农业为主。柏戈庄的粉皮加工制作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全村有一多半的户有生产作坊,日产粉皮达到了1万斤。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多了,在村里从事粉皮加工制作的人逐步减少,这个行业慢慢萧条了,现在,全村从事粉皮加工的只有四、五户了。
王光治对粉皮技艺的传承状况显得忧心忡忡。他说:“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年,这种技艺就失传了。”但他也并非完全丧失信心。他说:“最近,我的弟弟正在抓紧筹备,上粉皮加工作坊。
(二)王光治,男,生于1958年。他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里务农,曾在大队林业队担任技术员、队长。有一小段的时间,他去了东北,考察市场。谈到粉皮加工制作技艺,王光治说:“我们这一带,是丘陵地带,从历史上看,粉皮的加工制作行业就十分发达。” 王光治的爷爷叫王介堂,是村里有名的加工粉条艺人。王光治说:“我爷爷从小就继承了祖上的制作技艺,制作粉条,那时,是做绿豆粉条,不是现在的红薯粉皮。他曾经挑着担到青岛,去烟台,带去的货,很快就被动抢购一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他还收了百尺河镇大仁河村、小仁河村的两个徒弟,经常住在那里教授粉条的制作技艺。”王光治的少年时代,正值“人民公社”的初期。当时,村里有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建立了粉皮作坊,作为生产队的副业项目。王光治的爷爷,作为粉皮作坊的骨干人员,整天靠在作坊里。王光治说:“我姊妹六个,在男孩中,我是老二。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现在不一样,孩子从很小就要干活。于是,我有空就跑到粉坊去帮工,重活干不动,爷爷就吩咐我干一些轻的辅助性的活,比如烧火、递个什么工具等等。天长日久,我就掌握了制作流程,学会了技术的要点。”长大了,学校毕业后,王光治在务农的同时,也开起了粉皮作坊。他很善于钻研粉皮的加工制作技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注意技艺的改进、创新,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 当时,他听说昌邑的围子镇有一家粉条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日产干粉皮达到1万斤,于是,他便前去学习取经。后来,他又听说日照的岚山区有家粉皮厂“打淀粉”的技术有“绝”招,又几经周折,去拜师学艺。在诸城,他还到诸城淀粉厂,向老师傅请教。王光治把古老的粉皮加工制作技艺与现代的生产流程有机结合,使粉皮加工在产量与质量上,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光治生产的粉皮王光治的粉皮加工制作作坊,规模最大的时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作坊的工人,最多时曾达到十七人,日产干粉皮1000多斤,在诸城本地畅销,还销售到青岛、潍坊、日照、高密、昌邑、平度等许多地区。王光治对我讲了粉皮加工制作的基本流程。红薯,在我们当地称“地瓜”。在下面的表述中,可能有使用“地瓜”的说法。
1、选材。要用优质的地瓜,除使用本地的原料外,他们还到五莲的叩官、潮河等地进货。王光治说:“有好原料,才能制作出好粉皮,这是首要的。可能由于山区土壤的缘故,这些地方生产的地瓜,质量优,主要是淀粉含量高,特别适合粉皮的制作。”要剔除有毛病的原料,不能使用那些腐烂或有黑斑的红薯。
2、清洗。洗地瓜机是自制的,要把地瓜彻底清洗干净,这往往要清洗二、三遍。
3、破碎。用地瓜破碎机,把地瓜打成小块。
4、磨糊。用粉碎机,把已打成小块的地瓜研磨成糊。
5、分离。用分离细箩,把淀粉与渣分离。
6、沉淀。把淀粉水浆引入沉淀池,加入粉浆(俗称“老浆”,其作用,类似蒸馒头用的酵母。),搅拌均匀,沉淀24个小时左右,使淀粉与水分离。7、去杂。沉淀之后,把水排除,除去表层的黄粉等杂质,留下纯净的淀粉。
8、 储存。把纯净的淀粉,装入编织袋里,放到冷库中,冷冻储存,随时取用。
9、 取用。取出冷冻的淀粉,化开,加入适量的纯净水,调成粘稠度适中的糊。
10、 制作。用开口式锅炉烧水,烧至滚开。用勺子把淀粉糊舀到模具中(现在用的模具,一般是匠人打制的铝制模具。),把盛着糊的模具放到锅炉的开水上,转动模具,使淀粉糊在模具中均匀散开,并烫熟。然后,取出模具,放到盛着凉水的大缸里,降温后,用手取下粉皮,放到竹制的帘子上,晾晒。天气好时,大约4个小时,就能晒干。王光治说:“以上,只是大概的流程,细分的话,有几十道工序。这里面,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淀粉的质量,一定要把杂质去除干净;二是制作时,粉糊要晃匀,这要有熟练的功夫,要眼到、手到;三是必须晒干,不然存放起来,容易变质。”说完,王光治从库房里拿出来几块粉皮,说:“这几块粉皮,都三年了,完好如初!”王光治说,他制作的粉皮,曾被当地政府选定,送北京去参加农副产品博览会,受到各方人士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