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龙年之秋
作者:春 天w
主播:沈水之北
监制:方 音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立冬三日,北京仍暖意融融。下楼,见天洒细雨,地面已现碎碎的湿点,无风,稍雾。金色的银杏虽掉落了不少叶子,但依然耀眼怡人,静静地,无声地候着,等待冬雨的到来,笑看生命的结束。
今年北京的秋,漫长而温馨。
十月中旬,白蜡泛黄,秋悄悄地展露出自己迷人的模样,跑完了近郊的白石山,我便直奔五四大街。这里是秋率先登场的地方,黄色成为这条街的主基调,革命薪火初燃、红色序幕拉开的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大红樓,人们喜爱的北京新八景的皇城根遗址,建于乾隆六十年的長春堂……在黄色的白蜡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大街上游人络绎不绝,身着古装的少女们穿行其中,摄影爱好者你来我往,车辆川流不止,构成一幅别致的美丽的秋景画卷。
东四十二条、十三条,北京的条条大街小巷,也在白蜡的金色荡漾里与五四大街遥相呼应,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老舍故居,北京著名的“丹柿小院”,火红的柿子果实累累,技条与果实在灰色的瓦檐上摇曳着,一幅古朴而雅致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门前排队者众,不预约进不得门。象我这古稀之人虽不用预约,但必须要排号。我在百十号人的队伍站了一个多小时,才能进去瞻仰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和戏剧家老舍先生并一睹柿子树的芳容。
十月下旬,北京的秋热烈了起来。火红的枫叶,金黄色的银杏,绿色的国槐……交织着、分散着,一片片,一簇簇,一条条……北京象上帝打翻了色彩染料的调色板,山林公园、大街小巷、胡同弄堂、都熏染在浓重的秋里,热烈而奔放,盎然而迷人。
秋风收敛了脾气,温柔而娇羞,生怕打扰了这静宜的温润的景色,只把清爽送给人们的身心。秋雨放缓了脚步,似乎它也愿意让这秋景长驻;即使来,也细细的,碎碎的,不让雨丝碰掉一枚树叶。
进入冬月,按往年,秋该渐渐隐去,去忙着筹备春的灿烂,迎接冬的初始。可今年,龙年,秋却难舍难离,依然辉煌着。国槐经不住秋的诱惑,硕大的树冠开始泛黄,北京条条国槐行道,黢黑的虬枝带着绿中泛黄的叶子,交叉成了一条条诱人的“隧道”,黄中透着绿,再夹上那么一抹的红,那个美啊!
忙了的,是寻秋追秋的人们,潭拓寺的钟声,吸引人们去看千年的银杏;八号线的地铁,满载着去奥森公园的游客;公园里、街巷中,胡同内,到处可见大批游人和扛着摄影器材的摄影人……
北京龙年的秋,确实不同与往年,它赋有了情感,饱满了热情,细腻了情怀,我更爱北京龙年的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