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壑雁南咏,流芳自飘零 1221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号壑韵萦藉松风
灵犀无翅与谁通
山川相系雁南咏
天地情绝自飘零
郁云遮月少灼星
朽叶飞英乱长亭
菊嗅遗芳醉书客
流兰溢彩坠轻冬
鸟唤东帘曦,西山落星疾,掩书罢砚墨,几思逐云奇。奇葩故事,历劫风雨,飘恍若梦,点化天机,身在人间,莫为尘事所累,但求无执,风雨皆化彩虹。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尘风多清寒,归舟度孤单,烟柳断肠处,俯仰我自然。人生寒境,尤如暮穹之星,可悯而不可从,可怜而不可亵,大道至简,僮心惟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天下无事,庸人自扰,天地有道,贤达廓寥。书于丘园,墨以寂然,素衣清窗,罗裘无恋。云出地奋,攸得长关,志明义举,不失初范。修之以淡,远之蛊言,穷之通变,慷囊舍千。身困疆远,道在中庸,文以化心,方寸之行。“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之所求,言出法随,人生所愿,相由心生。地彰盈亏,月示满缺,四季嬗更,花开花落。人在妙堂之高,察乎时变,身在江湖之远,魏阙阖闲。天地流虚,万数据定,兢兢道法,斑斑可鉴,独行不复,劈浪扬帆,骈手牵缚,尘烟归简。南陵掩菊尽,冬衰漫山香,风仪飒然后,岁月示孤赏。
天涯求道勤,诗墨赐芳邻 1222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夕霞褪色小寨前
石砌木篱赋自然
画涧诗林暮影染
一汪原野雀丘观
行囊背旧未离身
游子天涯求道勤
涉水践山风雨路
拙诗墨礼赐芳邻
初出茅庐,诗与远方,生命如圆,叶落归乡,绮丽苍逎之景,多矗危岩险峰之偏,清静无为之受,都在否极泰来之时,千山万水之遥似陷庐山困境,山重水覆之村竟在灯火阑珊之处。明明在月,何时可掇?江湖一梦,心存魏阙。《道德经》曰:“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而中庸之道在于立于不败之地。庄子在《逍遥游》中曾用大鹏与鴳鸟比喻两种境界,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背负青天白云,翼展千尺,翔于南海,而塘畔鴳雀却讥笑说,我虽腾空几丈,但上下自如,这才是飞翔的最好境界。
游子天涯,风雨无阻,求道于勤,累善成德。人在高寒履雪之途,忽见株株梅花凌寒而开,阵阵香簇,袅袅扑鼻,楚楚之秀,我见犹怜,仿佛天外来客。若得心如止水,犹闻歌女弦调,“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实生命的本性就是享受孤独,高处胜寒优于天下尽欢。内修则外润,内智则外达,内圣则外王!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不需具备独领风骚的气魄,只在鞭策三思中找准自我的短板从而让自己一生立于不败之境,便是谦谦真君子矣!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