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艺术荟 喜迎“十五运”
文图:卫国、宙纶、可安、仕南/编辑:李伦

北国已初雪,南粤艳阳天。2024年11月9日,珠江边的广州水博苑北广场如同被点燃的文化火炬,闪耀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光辉时刻。

龙腾狮跃贺盛世 鼓舞飞扬耀中华
这里,成了欢乐与激情的海洋,“喜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暨2024羊城之夏基层社区文化节海珠国潮艺术荟” 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热烈的氛围似热浪般扑面而来。一系列精彩活动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由广州海珠精英武术龙狮会牵头组织的醒狮舞龙表演,共出动了一条龙十二头醒狮和大头佛,参与人员从7岁到75岁共有50多人,堪称大阵仗。“非常醒目”首届黄飞鸿醒狮少年素质大赛开幕式表演成为全场焦点,吸引着众人目光。


两届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的黄埔中学,一班英武少年舞动金龙,与海珠精英武术龙狮会十二头醒狮同台献艺。黄埔中学积极参与各种非遗活动,并在历届羊城美育节比赛中获得佳绩。此外,黄埔中学还大力推动岭南古琴艺术的传承,邀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传承人进行授课,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小传承人。

而黄埔中学舞龙总教练就是享有“神雕侠侣”美誉的邓锦钊、陈红武夫妇,他们分别是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令人欣慰的是,两位前辈的女儿邓颖淇也是非遗广东醒狮(黄飞鸿狮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女从5岁开始学习,快速成长为“小狮”,而仅读初小的孙仔也已有几年“功底”。

只见那12头五彩斑斓的狮子与金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跳跃、飞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灵动。在阳光的映照下,醒狮、金龙的装饰闪烁着光芒,像繁星在舞动。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悠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与醒狮的活力相互交织,在琶洲古塔下,在滔滔珠江边,营造出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氛围。







“非常有趣 非遗体验墟” 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广彩、广绣、薛家父女的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广州泥塑、剪纸、广式红木宫灯、古琴艺术、谢家沉香,广东醒狮(黄飞鸿派)、蔡李佛拳等15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亲临现场。他们是文化的使者,用自己的双手展示着这些古老技艺的神奇。精美的广彩瓷器,色彩斑斓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细腻的广绣作品,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入口即化的“小凤饼”让人齿颊留香:栩栩如生的广州泥塑,让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质朴与趣味。这些非遗项目如同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海珠的文化脉络,让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世界。




此次活动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海珠区龙凤街道办事处、海珠区瑞宝街道办事处、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水投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主办,海珠区文化馆、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广东醒狮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参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彩世家“赵兰桂堂”第四代传人、广彩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垣之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市海珠区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院长,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研究员赵艺明,接受媒体釆访。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海珠国潮艺术荟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将全民健身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了广大市民对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