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振民
李白最为流行的《静夜思》曰: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似乎觉得这应是一首怨政诗。因为诗人将月光形容为霜,不形容为银,而霜向来是肃杀的象征,他一见月光如霜,便想到乡亲的苦难了。其潜台词是: 明月啊,你洒给大地的怎么都像寒气逼人的霜啊?想来我的乡亲们,一定也在挨饥受冻吧…这不就是隐喻当朝为政之酷烈么?不就是流落在外者借寒冷的月色与苦难乡亲的心灵沟通么?不就是带着批判色彩么?
而千百年来,这首诗竟被读者当成一般化的望月思亲诗了,作者在诗中寄托的对现实的批判已被抹去。这是不是诗在流传中的一种变味理解呢?
这样解说虽不敢肯定就对,但也应是一种思路吧?!
—— 异思录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