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军作品
☘️《 一只杯子是孤独的 》
我家有两只杯子
有客人来
两只杯子就高兴
就一道
叮叮当当地
发出醉人的声响
可有天,出了意外
一只杯子
破碎了
现在,我家里
就只剩下一只杯子了
一只杯子
是孤独的
虽然我经常也为它倒茶
或敬酒
但一只杯子
它孤零零地
怎么也髙兴不起来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一只杯子是孤独的》通过两只杯子的相聚与分离,巧妙地隐喻了人际关系中的陪伴与孤独。前半部分温馨欢快,后半部分则转为哀伤寂寥,情感对比鲜明。让人感受到失去伴侣后的落寞与无奈。此诗以小见大,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
2张维军作品
☘️《 掏 》
小时我掏过鸟窝
父亲,掏过牛粪
妻在网络上
掏过宝
一个含冤的女人
她四周奔走
每到一处
她都掏啊掏啊掏啊
再也没有可掏之物了
她战战兢兢的
掏出了
两滴眼泪
2024-11-07
❊ ❊ ❊ ❊ ❊ ❊
🌹【吉特赏析】
《掏》这首诗以“掏”为线索,串联起不同人物、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生的无奈。从儿时的淘气、父亲的辛劳,到网络购物的现代生活,再到含冤女人的无助,在对比中凸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结尾处,女人“掏出了两滴眼泪”,情感真挚,引人深思。意象鲜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3张维军作品
☘️《 迟 到 》
眼看会议时间马上就到了
他却还在磨磨蹭蹭地
泡上一杯清茶后
准备细品
一旁的秘书小心提醒他
贾书,会议时间快到了
他说,慌什么,不晚点去
怎彰显得出我领导的派头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迟到》描绘了一位领导即将开会前的悠闲态度。通过“泡上一杯清茶后准备细品”的细节,刻画出其不急不躁的形象。秘书的提醒与领导的回答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领导对时间观念的不同理解及自认为的派头彰显。讽喻职场“矫情造作”的恶习。
🔸🔸🔸🔸🔸🔸🔸🔸🔸
🔸🔸🔸🔸🔸🔸🔸🔸🔸
4张维军作品
☘️《 盲人按摩 》
她躺下后
很享受地接受按摩师的按摩
她非常清楚
他的按摩技术并不咋地
但他是盲人,她一点也不担心
暴露自己的肉体
其实,每次为她按摩
他都会戴着一副特别黑的墨镜
他看见了,只是
他不说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盲人按摩》作品通过描绘女子接受盲人按摩师的按摩,巧妙探讨了信任与隐私的边界。尽管按摩技术不佳,但她的安心源于对盲人身份的信任。然而,按摩师戴墨镜的细节,暗示了他可能并非完全看不见,引发了对真实与表象的思考。构思精巧,反转出人意料,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
5张维军作品
☘️《 请原谅他们的不孝 》
一个乌士兵战死了
一个俄士兵战死了
一个巴士兵战死了
一个以士兵战死了
……
他们都还那么小啊
他们,都还只是孩子
还没来得及给父母尽孝
就死了
我们诅咒这该死的战争
但我们不会诅咒
他们
那么,原谅他们吧
请原谅他们对父母的不孝
和他们的国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 请原谅他们的不孝 》作者通过列举不同国籍的士兵战死,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指出这些年轻的生命还未及报答父母就已消逝,引人深思。结尾呼吁人们原谅这些年轻士兵的“不孝”,实际上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呼唤,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6张维军作品
☘️《 寒衣节 》
寒衣节那天
她和几个闺蜜一起
给奶奶买了几套纸衣裳
烧纸衣裳时
天空突然下起了毛毛雨
晚上,奶奶给她托了个梦
说
她给的衣裳是湿的
穿上后
感觉更冷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寒衣节》勾勒出一个富有情感与超自然元素的故事。作者通过寒衣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对奶奶的怀念与孝心。文中,毛毛雨的细节增添了哀伤氛围,而奶奶托梦的情节则赋予了故事以神秘色彩,深化了祖孙之间的情感联系。
🔸🔸🔸🔸🔸🔸🔸🔸🔸
🔸🔸🔸🔸🔸🔸🔸🔸🔸
7张维军作品
☘️《 鸟鸣涧 》
他说,无事可做时
他喜欢独自一人去山林边
散步,听鸟鸣
但他讨厌乌鸦的叫声
他还说了
虽然他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但乌鸦那呱呱的叫声
实在是太难听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鸟鸣涧》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透露出个人情感的细腻差异。讨厌乌鸦的叫声,是映射对某些人的厌恶。
🔸🔸🔸🔸🔸🔸🔸🔸🔸
8张维军作品
☘️《 猕猴桃 》
那天与妻一同去买猕猴桃
妻用手试了几筐
最后买了一匡最硬的回来
我问,猕猴桃不是要吃软的吗
妻说,软也要让它在家中软
在外头软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外头,必须硬
2024-11-04
❊ ❊ ❊ ❊ ❊ ❊
🌹【吉特赏析】
《 猕猴桃 》以猕猴桃为引子,巧妙地寓言了生活哲理。作者通过夫妻选购猕猴桃的小事,展现了妻子对“硬”品质的坚持——在外需坚强不屈,内在的变化应由自己掌控。对话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
9张维军作品
☘️《 画饼 》
想你了
我就画饼
画大饼
画小饼
画厚饼
画薄饼
画五仁的、莲蓉的、
豆沙的、奶黄的、鲜花的……
画着画着
我就不想你了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画饼》以新颖独特的创意,将“想你”的情感与“画饼”的行为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幽默而略带苦涩的意象。通过列举不同种类、形态的饼,展现了在思念中的一种自我慰藉与消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释怀。结尾“画着画着/我就不想你了”既是对前文画饼行为的收束,也是对情感的微妙转变,留给读者以遐想的空间。
🔸🔸🔸🔸🔸🔸🔸🔸🔸
🔸🔸🔸🔸🔸🔸🔸🔸🔸
10张维军作品
☘️《 麻雀 》
麦田里
突然来了一群麻雀
有的,在啄撒落的麦粒
有的,在寻找虫子
有几只,什么也不做
它们在麦田里跳来跳去
也还是麻雀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麻雀》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麻雀们各自不同的活动:有的勤劳啄食,有的专注觅食,还有几只则显得悠闲自在,跳跃嬉戏。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麻雀以不同的性格特征。意境清新自然,给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画卷,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11张维军作品
☘️《 日记:11月3日》
中午,一中路
一个弄妆艳抹的女人
怀里抱着一只
穿着火红色衣服的
雪白的小狗狗
从我的身旁
一闪而过
而此刻,街道两旁
有几个
灰头土脑的工人
正在忙碌着
栽种
行道树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 日记:11月3日》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将弄妆艳抹的女人与灰头土脑的工人、火红衣服的小狗与忙碌的街道背景相结合,形成鲜明视觉反差,增添了文本的层次感。富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这种对比也隐含了对社会多元面貌的微妙反映,引人深思。日记捕捉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瞬间,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
12张维军作品
☘️《 返老还童》
这家医院
的生意,很火
有许多女人
进去,出来
就变成了
处女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返老还童》为题,内容却聚焦于医院提供的特定服务——科技修复处女膜,隐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及某些补救措施。通过“进去,出来”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服务的效果。
🔸🔸🔸🔸🔸🔸🔸🔸🔸
🔸🔸🔸🔸🔸🔸🔸🔸🔸
13张维军作品
☘️《 登泰山 》
那个登泰山的人
回到了山下
如果他不对人说
他登过了泰山了
又有谁知道
他登过泰山了呢
可是,如果他说了
他登过泰山了
这又能改变什么呢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登泰山》探讨了个人经历与表达的意义。它引人深思:个体经历的价值是否依赖于外界的知晓?诗人通过登泰山者的视角,展现了即使无人知晓,经历本身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然而,若选择分享,这种分享除了满足个人表达欲外,对经历的本质并无改变。哲思隐含,以登山这一具体行为,映射出人生经历与自我认知的普遍命题。
🔸🔸🔸🔸🔸🔸🔸🔸🔸
14张维军作品
☘️《 老同学》
他回来了
在外混得风生水起他
回来了
骏华请他喝酒
修然请他桑拿
德诚请他卡拉OK
……
一帮老同学
天天,都围着他转
问这问那
却没有谁提起过
同学的那些日子
因为他穷
他们一个一个
是如何变着花样
欺负他的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老同学》通过对比“他”成功归来前后老同学的态度,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功利性。诗中“围着他转”、“问这问那”与昔日“欺负他”的对比,凸显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势利。然而,结尾处未直接言明,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以小见大,反映了社会交往中复杂的人性面貌,引人深思。
🔸🔸🔸🔸🔸🔸🔸🔸🔸
15张维军作品
☘️《 柿花,黄了》
几日前,我回了趟老家
房前的那两棵柿花树
满树的叶子都掉光了
有几枚柿花,却黄橙橙的
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上
显得那么打眼,又那么孤寂
有风吹来,它们就不停地
颤抖,颤抖,颤抖
像极了
在这个美丽的乡村
儿女们全部都走空了
留下来的
几个老人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柿花,黄了》描绘了老家柿花树在秋日里的孤寂景象,通过几枚黄橙橙的柿花在光秃枝头的特写,寓言般地反映了乡村空巢老人的孤独与期盼。风中颤抖的柿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对留守老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刻画,引人共鸣。
🔸🔸🔸🔸🔸🔸🔸🔸🔸
16张维军作品
☘️《 短诗如短裙》
他们说
短诗如短裙
穿在美女的腿上
好看,迷人
可我的诗不是
它是我
用来遮羞的
短裤
你知道的
我是个
生活在夹缝中的
穷怕了的
穷人
2024-11-03
❊ ❊ ❊ ❊ ❊ ❊
🌹【吉特赏析】
《短诗如短裙》以巧妙的比喻开篇,将短诗比作短裙,既形象又富有创意,迅速吸引读者注意。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将个人经历融入诗中,将自己的诗比作遮羞的短裤,深刻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自我保护的无奈。这种反差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