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老夫老妻
甘肃 刘志军
年关将至,不由想起夫唱妇随的老伴,想起"老夫老妻"的话题。
屈指算来,我和老伴结婚今年整整四十八个年了。 提起我曾经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总觉得对她有许许多多的“对不起″。这话怎讲?听作者慢慢道来:
我的那一位,年青时是黄渠乡远近闻名的“铁姑娘”,更是乡里百里挑一,出类拔萃的"大美女"。当时为她提亲的人,有国家干部、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知识青年等等……。
我们素为谋面,是大舅妈(她的姑娘)出面,介绍认识的。可以说,我俩属于老式婚姻。她放弃那么多条件优越的如意郎君,而选择了一个家境贫困,一无所有,回乡务农的退伍军人,真让人感激不尽……。
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次大火,烧毁了我们的住房及许多生活用品。无奈之下,我们夫妻俩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搬到生产队的知青点暂住。一住就是八个年头,寄人篱下,她陪我吃了不少的苦头……。
那一年,我应聘到县农机修造厂上班。近十亩的承包地,加上俩个上学的娃(一儿一女)都由她一人在家料理。我一干就是六年。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让我心里总感到非常愧疚!
那一年,我们老俩口应聘到敦煌研究院所辖榆林窟小千佛洞(下洞子)担任管护员。她二话没说,陪同我一起背井离乡,在离敦煌二百公里的下洞子,参与祖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护工作,在大漠荒源一干就是六个年头,真的很不容易啊!
好了,这许许多多,桩桩件件的往事,都是她和我同甘共苦,一次又一次成就我所选择的事业,而付出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真是情意无价,千金难买啊……!
今天,我要真诚地对她说一句: "对不起老伴儿,没有你的理解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深深地感谢你!我永远永远地爱着你……!"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虽然艰苦清贫,但很充实;很快乐。有她的相依相伴,我们老年的生活也是十分充实、快乐、和阳光的!
2024.11日7日。
甘肃敦煌七里镇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