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选读(7) 驼背老人的捕蝉绝技
选自《列子·黄帝篇》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huán,小球)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厥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译文】
孔子前往楚国,经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的老汉正在粘蝉,竟像随手拾取一般容易。
孔子叹道:“太巧妙啦!您有道术吗?”
老汉回答:“我有道术。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我能在竹竿梢上叠放两颗小球而不坠落,那么能逃走的蝉就很少了;叠放三颗小球而不坠落,那么十只里面只能逃走一只;叠放五颗小球而不坠落,捉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了。我身体站着,如同直立的木桩;我举着竿子的手,好像枯树上的树枝。虽然天地广大,万物繁多,但我只看见蝉的翅膀;我不回头不四顾,不容任何事物来分散我对蝉翼的注意力。怎么会捉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专一。这就是驼背老翁所说的道理啊!”
老人说:“你是个穿着儒服的读书人,怎么也过问这些事呢?先修正你自己的言行,然后再来谈论它吧
【秋雨堂曰】
《列子》中的这个故事叫“佝偻承蜩”,已经成为一条成语,被人们广泛地的应用。它告诉了我们这样几个道理:
1. 做事要专心致志:驼背老人粘蝉时,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捕蝉这件事上,眼中只有蝉的翅膀,心无旁骛。这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保持高度的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才能把事情做好。
2. 强调刻苦练习的重要性:老人经过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练习,从最初竿头累叠两个小球到累叠五个小球而不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最终达到了粘蝉犹如拾取的高超境界。这说明任何技能的掌握、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长期的刻苦练习和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艺术表演、体育竞技还是学术研究等领域,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和努力。
3. 摒弃杂念,保持内心的宁静:故事中老人在捕蝉时,身体如同木桩,手臂如同枯树枝,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这寓意着人们在做事时,要摒弃内心的杂念和浮躁,保持心境的平静和安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需要学会这种内心的宁静,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4. 不要轻视看似简单的事情:粘蝉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老人却能将其做到极致。这提醒人们,不要轻视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都可以从中获得收获和成长。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工作中的日常任务,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不断地追求卓越。
5. 突破自身局限,实现自我价值:驼背老人的身体条件本不如常人,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注,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取得了远超常人的成就。这就启示人们,不要因为自身的条件、环境等因素而自我设限,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都可以突破局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11.7.于秋雨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