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昨天
作者/蔡俊清//朗诵/马大姐
一、父辈们曾战斗在这片土地上
我的父辈才是名副其实的老资格、老革命。听老人们讲,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大伯和父亲兄弟俩先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大伯任崔庄子乡长,父亲年幼,只是参加了儿童团,任团长。稍年长又参加了民兵,任民兵队长兼武委会主任。在时任胜芳镇某区区委书记赵俊杰的直接领导下,配合区小队以及县大队同鬼子、汉奸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期间,赵俊杰亲自介绍大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六年,父亲也光荣入党(介绍人之一文革期间任霸县公安局局长)。在故乡一带,蔡氏一门两兄弟都是“八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敌人对他兄弟俩恨之入骨。每次下乡扫荡,都点名道姓抓其哥俩并殃及家人。鬼子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也是如此。“跑反”是当时的家常便饭。一听说有敌情,无论黑夜白天,全家人立马开跑。听奶奶说,有一次,鬼子已到村边,家人却还在村里。正在这危急时刻,赵俊杰派来的区小队队员撑着小船从水路把我家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后来,每次提及此事,奶奶都会说,老赵可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哪!妈妈常说,那时的日子甭提多难了,跑反的路上,不敢走明道、大道,专捡漫洼野地、不见人烟的乡间小道、庄稼地儿里走。夜里黑灯瞎火,有时转了半天,天亮一看又回到了原地。有的时侯,刚到一地儿,一听说又有敌情,马上又接着再跑。妈妈说,最多一次一昼夜跑出一百多里地,吓没吓死,累也累死了。在外流浪的那些年,近处不说,方圆百里之外的河间、沧县、白洋淀等处都去过。遇到有革命政权的地方,一听说是抗属,就帮着号房子,发小米。没有时便讨吃要喝、风歺露宿。那时大伯和父亲忙着抗日、打国民党反动派,无暇顾家,常常是伯母带着年幼的堂姐,妈妈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奶奶身体不好,又是三寸金莲的小脚,站都站不稳,逃难路上的艰难可想而知。饥寒交迫、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奶奶实在是吃不消了。妈妈说,有一次,奶奶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坐在野地里哭,边哭边叨咕,“谁叫我养活俩小八路哇,咋不养两个小九路哇!”奶奶这个没文化的乡下老太婆,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知遭这样的罪该怨谁,累得口无遮栏了。其实她也不知什么是小九路,巨大的精神折磨,超支的体力摧垮了奶奶的身体。她得了一种怪病,不发作时,好人一样,不知何时发作起来,大口吐血块子,止都止不住,简直吓死人!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家困难时期,奶奶到我家小住,吃饭时每人分一点窝头,妈妈经常不吃饭,把节省下的饭菜让给奶奶吃。孩子大人饿得面黄饥瘦,奶奶心里一急就犯了病。这天中午我放学,见母亲正在院子里做饭,进屋一看,奶奶脸色蜡黄,坐在地上,面前有一小滩血。我吓了一跳,刚要喊,奶奶用手比划着不让我喊,她说,“孩子别怕,这是打仗那会儿落下的病根,死不了人!吐完就没事了。你去拿个大碗来!”我找来个大海碗接在她下巴底下。不大一会儿,吐在大海碗里的血就滿了,我跑着马上又拿来了脸盆,奶奶又吐了小半盆,吓得我的腿直打颤儿,端盆子的手直哆嗦。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信!一个人能有多少血呀?!过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急着带奶奶到铁路医院就医。大夫从没听说更没见过这种情况。一会儿拍片,一会儿化验,折腾半天也没查出结果。怀疑是肺结核,拍片后又否定了。后来问明病因,大夫只说是神经性的,开了补血药、营养药、止血药等等,要奶奶回家后好好休息,好好调养。转年,奶奶在老家去世了,享年还不足六十岁。我心想,是那万恶的旧社会,是那贫困和战乱使奶奶的身心倍受摧残,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作者简介:蔡俊清,笔名无师自通。初中文化,唐山市古冶区退休女职工。生性乐观向上,热爱发活,热爱世间一切美好事物。自幼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酷爱文学。近年自学诗词格律並大胆尝试写作,已在网络文学平台发表多篇诗词及散文作品。
主播简介:马大姐(马秀春)河北唐山人,热爱生活,真诚善良。喜欢读书丶写作,爱好朗诵。希望用文字和声音传递真情和美好。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