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向清零的见义勇为
文/流淌的小河
谁不希望社会和谐,谁不希望当自己身处危难之时,能有人来解危济困,向自己伸出温暖帮扶之手呢。不过,当见义勇为走向清零之时,你还能等到伸来的温暖之手吗,这只怕真是难于上青天了吧。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是何等的风清正,学雷锋做好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见义勇为蔚然成风。
然而,当我们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金钱至上正主导一切,拜金主义泛滥成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做好事已开始走向清零,让见义勇为处在了不尴不尬的境地。如今,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做好事成了稀有之事。现实中常常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受到冷默,善良的心每每受到伤害,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沈腾的小品《扶不扶》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尴尬,在人们尴尬的笑声中,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进行了演绎。
这个小品,有太多太多的生活现实版本,它真实反映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尴尬现状。为何会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做好事如此尴尬呢,这确实值得人们深思,更需社会的警醒。
金钱至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塌陷,人性的扭曲,把那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精神,被我们深深的踩在了脚。我们已不再是乐于学雷锋做好事了,唯利是图时常左右着我们。而今,许多人从心底已没有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观念,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傻事。既然是做傻事,那人们自然是不会真去学雷锋了,以至于使学雷锋成了一种走秀。
如今,整个社会风气中,充盈着铜臭的气息,难得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做好事的容身之所。君不见,见义勇为时常被讹,让人不敢不愿去见义勇为,不敢助人为乐做好事。君不见,多少见义勇为者,已是伤痕累累,债务缠身。当下,见义勇为似乎成一个烫手的山药。试想,做了好事却要被人讹住,救了人却背上债务,谁还敢去见义勇为,去做助人为乐的好事,谁还敢那么“傻傻的行善”,不然,那不就是自找苦头,自寻烦恼吗,那真的就是在傻傻地做好事了。
南京“扶老人反被讹”的小伙,我们不会忘吧。如若不是民警的鼎力做证帮助,那他不就成了窦娥,那冤不就只能自受吗。如此类似之事多了去了,不胜枚举。记得有一见义勇为的人,为救被歹徒凌辱的女青年,被歹徒刀伤多处。可当他在媒体上寻找那女子,恳请她能为自己证明是救人而伤时,那女子却不肯出来为他证明。这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诸如此类比比皆是,无需赘言。这怎能不让人寒心呢!这很自然地,又引导着人们,更愿坚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这一切都为见义勇为的清零,不断加速了行进的步伐。
当今社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人们极为普遍的心理。人情冷漠,事不关,高高挂起,正在吞噬着我们的社会,也吞噬着我们的人心。
倘若长此以往,那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做好事的清零,其速度毫无疑问是飞快的,绝对不输于当年的新冠清零。不过,一旦见义勇为清零,那我们的社会该是一种何等凄凉的状况,只怕不敢想像。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见义勇为的清零,无疑是我们社会的极大缺憾和悲哀!

作者简介
邹宝平,网名、笔名:淌的小河、天河。好舞文弄墨,也曾搞过新闻报道。在《人民铁道》《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过文章。喜欢用文字描绘生活,反映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