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子憨解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 冲气为和
作者:憨子(刘彦强)
提要:老子在本章说明世界演化发展的过程,并指明这种变化过程是事物阴阳二气两个方面相互冲突斗争的结果,并就此教育统治者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事物并处理问题,一味的逞强必然带来极不好的结果。
将老子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人生处世的指导思想,就是“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⑥。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注释]
①、道生一:这里的道是本源意义上的道,按照老子的观点,道生于无,道是世界起源时的混沌状态,“道生一”的“一”就代表世界的原初状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②、一生二:即一分为二,也就是统一体中产生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二气。③、二生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阴阳)相互斗争产生更多的东西。“三”:表示多,再三。进而生成万物。④、负阴而抱阳:负,背负,抱,怀抱。这里都有包含、蕴涵的意思,形象的说明事物有正反两个方面。⑤、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达到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⑥、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王公用以自称的谦词。⑦、教父:父,根本、本源。教父即教条原则,规矩。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译文]
道产生统一的混沌,混沌中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交合斗争产生更多的事物。进而产生万事万物。万物中又各包含着自己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冲突交合形成万物和谐平衡状态。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一味逞强逞凶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句话当作信条来教育人。
[耄耋白话]
本章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说明宇宙演化的过程及演化的动力、原因。第二个层次是依据宇宙演化原理引出人们不能只顾一个方面,应该看到两个方面,只顾一个方面就会带来不该有的恶果。
对第一个层次,很多专家都认为老子是在讲宇宙生成论,这并非没有道理,但我觉得,老子在这里更像是讲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事物自身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作用。
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源的道产生于无,这时的道是混成为一的,是一种混沌的状态,这混沌的状态即为一。一分为两个方面,即阴阳二气,这就是“一生二”,套用现代哲学术语就是“一分为二”。阴阳二气通过相互冲突斗争,产生更多的事物,这就是“二生三”,三即多。众多的事物都要一分为二,“二”要继续发展就产生了万事万物,这既是“三生万物”。万物生成,宇宙形成。但老子的论述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发展,是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这阴阳二气相互冲突斗争,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即“冲气以为和”。用现在的哲理解释,显然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这两个方面通过相互冲突斗争(冲气),通过冲突斗争达到事物的统一平衡(和)。也就是说,事物的阴阳二气既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平衡统一的两个方面,又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想想看,2500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的哲学思想,这老子是多么伟大的智者啊!
基于“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老子进一步提出了要从阴阳两个方面看问题。他以损益两个方面为例,减损反而使事物增益,增益反而使事物减损。由此出发,他告诫人们:一味地逞强逞能必然没有好结果(强梁者不得其死),要人们将这种观点当做信条牢记。
将老子这一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归纳,我们应该得到人生处世的基本方法:“负阴抱阳 冲气为和”,即处事要从阴阳矛盾两个方面看问题,通过两个方面的相互制约取得事物的和谐。
说到“强梁者不得其死”,春秋战国之交的三国分晋智氏被灭可以作为典型讨论。
春秋晚期,智氏发展成晋国六大卿大夫中最强大的一支,实际掌握着晋国的大权。是极有可能取代姬氏成为晋国的新主人的。但智宣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智氏的基业会毁在他的接班人智瑶手里。
当智宣子决定选智瑶做继承人时,族人智果就立马劝谏,说:
“智瑶有五个方面比他人优秀,但有一点不好。五个优秀的方面是长得一表人才,又精于骑射,还多才多艺,能文善变,性格强毅果敢。一点不好是他这个人不仁义。就会通过强力去驾驭别人,那谁受得了呢?如果您立了智瑶,智氏一定会因为他的一味逞强被灭族。”
智宣子非常生气,站起来拂袖而去。智果感觉很失望,为了避免祸端,他改姓辅氏,脱离了智氏家族。
智宣子去世,智瑶继位,开始凭借掌握着晋国的执政大权逞凶逞能。
有一天,智瑶与韩康子、魏恒子在蓝台宴会。在宴会期间,智瑶居然屡次戏弄韩康子,侮辱韩家的总管段规。族人智国向他进谏:“激怒对方而不小心提防,恐怕要大难临头!”
智瑶根本就不相信智国的话,还得意地说:“什么大难?我不给人大难,谁还敢给我带来大难呢?”
尽管所有的公卿之中智氏的地盘最大,但智瑶还不满足。一日他向韩康子索要一座城池。韩康子听后非常生气。韩家总管段规冷静地规劝到:“智瑶贪图利益,并且刚愎自用。如果我们不给他,他一定会兴兵攻打我们。我们不如给他,他得意忘形之后,一定会如法炮制,再去找其他家族索要城池。如果别人不给,就会发生战争,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见机行事。”韩康子也冷静下来,觉得段规说的有道理。于是就送给智瑶一座一万户的城池。
智瑶得到韩康子的一座城池,果然如段规所言非常得意。马上就如法炮制,再找魏恒子索要一座城池。
魏恒子听后也非常生气,准备拒绝智瑶。魏家的总管家任章劝说他:“我看智瑶的命也不长了。《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公你不如给他一座城池,让他骄横,他就会继续逞凶,遭到大家的反对,然后我们就可以选择联盟来对付他了。”
魏恒子觉得很任章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也送给智瑶一座一万户的城池。
智瑶看到魏恒子也同意了,就更加得意了。接着就找赵襄子索要城池,还点名要两座城池。没想到赵襄子直接拒绝了。智瑶勃然大怒,立马拉着魏、韩两家的军队一起来攻打赵襄子。
形势非常不利于赵襄子。于是,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出城去见韩康子和魏恒子二人。 说服他们联合对付智氏。于是,他们就达成一致,三家联合攻打智氏,智氏军大败,智瑶被杀,智氏一族全部被灭。
再过两代,赵魏韩三家的孙子辈就约定瓜分了晋国。
以上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故事的重点不在赵魏韩三家分晋,而在于智氏为什么被灭族。智瑶自以为聪明,恃强凌弱,正如老子所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智氏被灭族的历史无可辩驳的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对人对己都要两个方面看问题,做到“ 负阴抱阳 冲气为和”
2023-9-22
作者简介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现为秦韵诗文学会会长,《检察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西咸新区作协会员。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以及多种教辅读物。退休之后涉猎历史文学领域,主编出版《坡刘村志》《咸阳人》两部近百万字史志类书以及《草根憨语》杂谈文集,有短篇小说《佳儿传奇》《生死孽缘》《儿媳要嫁前公公》等十余篇小说,《屈原的冤屈》《圣主如何变为蠢猪》等百余篇散文发表。另有很多诗词散见于多种刊物、网站。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