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庐山
欲鸣
坐京广线,从广州到北京,中途游历了一番庐山。
从庐山站下车,搭乘客车还有四、五十分钟的路程,直达山顶牯岭镇。
我对芦林庙宇,奇峰花径,雾锁云海,瀑泻泉涌这些匡庐奇秀,只是走马观花,还是对文人骚客、名人志士留下的丹青墨迹感兴趣。
可知古人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近代的毛泽东、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千5百多位登临过庐山,留下了4千多首诗词歌赋、清词丽句。
在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前,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世纪巨著,何等的豪迈霸气。
东晋五柳先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那一声感叹,穿越岁月的隧道,飘然而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一声盛唐的惊叹,至今回荡在秀甲天下的群峦间。李忱陟高一啸:“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一嗓子喊后回到京城做了皇帝,就是后来的唐玄宗。同样是中唐诗人的白乐天,他在庐山找到了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他想和春天住在一起,那将是一种多么阳光明媚的感觉呀!
宋代的苏东坡看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说写的好,他说徐凝的《望庐山瀑布》写的不行,开口就批评上了:“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苏东坡愤愤不平的迈进庐山深处,走观音桥,跨爱莲池,观三叠泉瀑布,逛桃花源,他老人家竟然转晕迷路了,只好发出一声叹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后来明代的杨基出来打圆场:“李白雄豪绝妙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庐山称得上是“人文圣山”。一代代文豪圣贤,在这里留下了一曲曲不朽的庐山恋歌。在我游历的黄山、泰山、嵩山,这些名山大川中,唯独庐山给我留下了诗的记忆,一次驻足,一次凝眸,都让我陶然沉醉,齿颊留香,真的感叹庐山的诗词脉脉含情,诗词的庐山熠熠生辉。
诗意的庐山是心上的风景,脚下的梦是永远的情…
甲辰年初冬于庐山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