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232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别处的风景
文/郑冰(四川)
斑驳的老屋
把清冷的风景拉成荒凉
野草把瘦小的田埂
挤得更孤单
池塘已生成一砣硬铁
对回乡的人,一声不吭
屋檐下的石磨,拖着残体
守护蒙满灰尘的门
“吱呀”一声,叩响整个山林
(一笑了之简评:在这首诗中,故乡的老屋成为别处风景。诗的第一句就锁定了全诗的情感氛围,斑驳、清冷、瘦小田埂、成了一砣硬铁的池塘等,所有一切都呈现出孤独的氛围,更有对回乡的人一声不吭的画面加入,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厚度,随及,拖着残体的石磨与蒙满灰尘的门被放置到同一画面中,并伴着吱呀一声门响,令这别处的风景更为凄凉。整首作品声画同步,情感相随,可谓相得益彰,佳作的成色显著。)
别处的风景
文/龚小猪
想开,看远
大抵是这人间最优雅风景
虽远在别处亦能找到象形的发掘
一杯茶饮
饮光了所有的树叶,我们称之为秋天
而秋天唤我,以暮色
我坐成枯井只为守约你的到来
在星期六,我们卸去一周的黄昏
携手看荷花
看它修成莲,之后变作清灯
你说是送给我的信物
一生孤芳自赏,但悠然
悠着点我们都要
来日方长
但落日,并不方长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将别处的风景用作排解心中不良情绪的良好方式,于是远方的景致便成了人间最优雅的存在,与友相约,饮茶观景,一同修行,坦然接受孤芳自赏,期望来日方长,却不得不接受落日的并不方长。整首作品充满哲思与禅意,可谓是情与景皆入理,诗意四处洋溢的好作品。)
别处的风景
文/黄先平(湖南)
秋风带我散步
收到了落叶的来信
我们互道了一声,再见
一半闲情被夕阳驼回家
此时,万家灯火的光已抛出幸福
钥匙喜欢用真理说话
是因为我也站在真理这边
一杯茶陪我在纸上画心思
世界很大,我很小
每一个人,都是风景创造者
我到达不了的地方,就用诗来完成
就像我想你在干什么时
用思念去完成
在一杯酒里捞出半片月亮,照见你
(一笑了之简评:这首诗将情与景很恰切地融合在一起,拟人化的手法令每一句都诗意盎然,现实与意境由小及大,层次有序,从一杯酒里捞出半片月亮去照见你,可谓绝妙之句,足见作者诗歌修养之深厚。此作荣获主编奖!)
别处的风景
文/黎明之后(湖南)
那山,那水
那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那风,那雨
那从土瓦房缝隙里喊出的一腔热血
那云,那雾
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天之骄子
那冲,那门
那一池莲花那一个讲不完的动人传奇
日月告诉星辰,蓝天告诉白云
那里有一道举世瞩目的独特风景
(余新明读诗:寥寥数语,就把伟人故居那一道举世瞩目的独特风景呈现于读者面前,简洁的语言,留给读者的却是无限的遐想。)
别处的风景
文/西楼望月(黑龙江)
在另一个屋檐下,檐滴洒落一地
我知道
一粒水就能装下整个江南
深巷里,吴侬软语,唤醒
湿漉漉的早晨,老阿婆坐在竹椅上
慢慢地梳头
巷口张望的油纸伞,是江南的剪影
迈着轻盈的脚步
石头缝里的草,锲而不舍地青
北方的麦子,早已归仓
我靠在北方的背面
有时如懵懂少年,有时如白发老者
(余新明读诗:望着滴水的屋檐,想着一粒水就能装下整个江南,靠在北方的背面,想那烟雨朦胧的江南,巷口张望的油纸伞,可否撑起一片思念的蓝天?石缝里锲而不舍的青草,可否是你遗落于江南的缱绻,别处风景的牵绊,使你有时如白发老者,有时如懵懂少年。)
别处的风景
文/王志敏(山东)
暖风,艳阳
勒杜鹃盛放,我在花海里眺望
远方,不曾雷同的建筑
是这城市的别样
椰树正在敬礼远方
我来自远方
隔窗,俯望那流水潺潺
白鹭飞翔
落下,点碎白云朵朵
白莲花,盛开在心湖之上
云雾,低绕
眼中的高楼大厦
一半在人间,一半在天上
烟火向星辰,而我在想象
此刻故乡的模样
(余新明读诗:我来自远方,习惯了飘泊,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感受这里的暖风艳阳,习惯了欣赏这里的风景,而远在天边,近在心头的故乡模样,却成为我绞尽脑汁的想象。)
别处的风景
文/雄鹰(黑龙江)
脱离了不舍,就去另一个天地
寻找阳光,寻找微笑的花朵
木梯已不在原地
对着天空,发出足够大的喊声
向往在体内不停地攀升
脚步里有山水,也有飘来的云朵
门已打开,听力滑过低音区
需要火。需要在灰烬里种下追求
石头上,两只小鸟谈笑着
天地之间,被时间镶上了精美的画框
晚霞打开了美好,也打开了自由
镜子外,远方已被跨越
柔和的画纸上
挤满了星星,也悬挂着一个温暖的月亮
(原来的我读诗:从天到地,从仙界到凡间,从天上到地下,从晓鹤到星月,想象可以说奇幻极了。这首诗表面是写人间的风景,但由于作者强大的理性作用使形象出现了变意的特点,它的实际涵义和性质都完全变了。甚至是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本性,使作者的视野在茫茫尘世难觅知音,世俗对它十分隔膜,很清楚,这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一切正直高洁者的化身。诗中的画框不只是自然界的风景,它包含着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艺术概括!!)
别处的风景
文/蝶鸢(黑龙江)
那一天,我从萧瑟又凄凉的
晚秋中走来,从关东到关里
那一片片石楠,绯红的
面颊,驱走了,满身的寒冷
与疲惫,一种别样的暖,别样的
风景,扑入心扉,映入眼帘
秋风习习,伸出温柔的
手,为我梳理开眉宇间的
淡淡清愁,微微凉意,把记忆搁浅
踏上这片黄色的土地
足迹里,便种下了,幸福与苦涩
偶尔,会踩疼,快乐与悲伤的
音符,那是生活的变奏曲,让我
时常去翻开记忆,寻觅乡愁的味道
虽然,看不见北国冰雪的
冷艳如花,却有山的守护
河的柔情,风的吟唱,花的微笑
异地风情,独特的风景
是我心中,收获的那份陶然,惟有
缕缕乡思,住在心间,挂在眉梢
(原来的我读诗:不同的诗情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抒发,如此诗中那种安详和雅的情怀决定了她那种从容不迫的抒情方式;作者的胸怀决定了她那顿挫婉转的抒情方式,那种淡淡的诗情表述决定了她含蓄不露的抒情方式。当然,任何诗人的诗情不会是单一的,但作者的诗情不可能一味安详和雅,有时也十分豪放,也不可能一味冲淡,有时也比较浓烈。因此说作者的诗也仅是就其主要倾向而言,她的诗情自然有或冲淡、或沉郁、或豪放的时候,她的创作方式多半是含蓄不露而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