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冯喆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种爱,它深沉而厚重,如同巍峨的高山,默默守护着我的成长。这,就是父爱。
父亲的爱,常常是无声的。他不像母亲那样,用温柔的话语和细腻的关怀表达爱意。父亲不善言辞,他的爱更多地体现在行动中。小时候,父亲是那个默默为家庭夜以继日劳作的人;是在风雨中为家撑起一把伞的人;是在我受欺负时,挺身而出的人。记得,我上高中时,需要交七块钱的学费,家里哪有这笔巨款啊!不知父亲走了多少家,给人说了多少好话,才借来,让我按时到校报到,开始了二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是父亲用坚实的臂膀,为我遮风挡雨,为我营造了一个家的温暖港湾。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忙碌的。为了家庭的艰难的生计,他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父亲是生产队的饲养员,为了把牲口喂好,喂肥,父亲每天都是起五更睡半夜地在牛棚忙活:不是铡草,就是拌料;不是垫圈,就是给牛温水;不是给牛梳理皮毛,就是给牛筛草……一年四季难得清闲。我曾抱怨过他陪伴我的时间太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他的忙碌,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我和整个家铺设未来的路。

父亲的爱是严格的。当我犯错时,他会严厉地批评,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得我放秋假的时候,常常会和伙伴在拔草、拾柴的间隙,做一些类似偷瓜摸枣、挖陷人坑、挖地窑烧玉米、花生、地瓜等,万人嫌的事情;每每犯了事,让父亲知道后,总会严厉地批评我一顿,并让我保证下次不再犯毁坏别人家瓜瓜梨枣和庒稼的错误,不再做给人带来痛苦的恶作剧。父亲不像母亲那样轻易地原谅我,而是希望我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我懂得父老乡亲从土里刨食吃的艰辛。这种严格的爱,虽然有时会让我感到委屈,但正是这种爱,让我学会了自律和担当。
父爱也是无私的。他愿意为了我和家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血汗。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在莱芜钢铁厂上班,由于离家远,家里的老少他照顾不了,微薄的工资待遇,根本解决不了全家人的温饱,父亲只得放弃钢铁工人的待遇,回到父母和妻子儿女身边。父亲每年都去位山清淤,为了少花几个钱,去临清等地集市籴粮食,为了穷日子,不知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在我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父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予支持和鼓励。他告诉我不要害怕,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他用自己的人生磨难,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父亲却在慢慢变老。他的头发变得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健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考上了大学,这时,我已经结婚成家,父亲不但要顾全大家,还替我料理我小家的大小事情。我长大了,他对我的爱却从未改变。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父亲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那些年我常常忙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忽略了对父亲的关心和陪伴。我非常后悔,没多抽出一些时间,多陪陪父亲,听听他的故事,分享我的工作和生活。让他晚年感受到我的爱和关心,就像他曾经给予我的那样。
正当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正当祖国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时候,父亲却积劳成疾,患了重病,于20多年前离开了我们。父亲一生没享过一天福。老来需要我尽孝的时候,父亲却走了。古语云“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古训的深刻含义。
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它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和回报。在这个寒衣节到来之际,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父亲们表达最真挚的敬意和爱意,感谢他为我付出的一切。
作者简介:冯喆,写作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