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老年以后自己的一封信
巩凤军
亲爱的老年以后的自己: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你就要进入花甲之年,就要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你的身影很快就会消失在上班族的行列。在那个工作繁忙的人群里将再也寻不到你的身影。自从你悄然离开单位的那天起,你就渐渐的被淡出单位同仁们的视野,你在那里曾留下的无数个深深浅浅的足迹也将渐渐地被岁月的长河所淹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还可能会慢慢的淡出他们的记忆,或许没人会再想起你或谈及你。即便如此,请你也不要为此而多想,不要寒心,责怪和抱怨等,自讨无趣,自寻烦恼。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此乃世俗常态,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怪。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被倒掉,因为茶杯还要继续使用。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无须为此而伤感与叹惜。
当你到了60岁以后,就意味着你已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自然也就退休了,脱离了忙碌的工作岗位,结束了你的职业生涯,真正的,彻底的回归了家庭,成为完完全全的柴米油盐浆醋茶的操持者。那时的你每月拿着固定的还算不菲的养老金,过着没有压力,衣食无忧,逍遥自在,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从此,开启了你老年阶段的人生旅程。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突然退休在家,很可能觉得一时不太适应,时常在脑海里闪现着工作时的场景,像演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再现着工作时的画面,留恋着那时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想想那段奋斗的时光,再看看现在过的平淡日子,你难免会有些空虚感和实落感,时常感到有些孤独寂寞和乏味无聊。奈何?那就寻找点乐趣事儿,学着与那些老年朋友一起去跳跳舞,唱唱歌,打打球,玩玩牌,下下棋,散散步,逛逛街,喝喝茶,聊聊天等,积极主动地融入他们当中,和他们打成一片,根据自身的爱好,做一些适应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与运动。要么看看书,汲取正能量,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素养;要么写写文章,以文会友,与文友们一同交流探讨写作,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笔耕不息,自娱自乐,尽量去丰富和充实退休后的生活,此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因为退休了,不会再有公务缠身,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做,就会有了大把的时间。请莫要虚度美好光阴,利用好有限的大好时光,趁还能玩能走,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择季带上老伴经常出去玩一玩,畅游祖国的万水千山,浏览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品尝着各地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领略着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享受着无尽的美好与快乐,沉醉于像神仙般的日子里,想想就感到好不惬意呀!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也许和那些放心不下孩子们的老年人一样,为发挥“余热”,选择了第二“职业”。锁上家门,背上行囊,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追随女儿而去,到异地他乡,继续服务于孩子们,成为他们的好帮手,好“保姆”。整日忙碌于家务和带孩子,并以此为使命,于是乎还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的帮助女儿抚育后代的任务和目标,既造福于子孙,又充实了生活,过着一家三代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安享着令人向往的天伦之乐。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也许你也和千千万万的老年人一样,有个共同担心的问题,即养儿是否能防老?我想,其实没必要担心这一问题,现如今社会制度这么优越,党和国家又十分关心老年群体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社会养老机制机构越来越健全普及,况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机构的条件和环境及管理制度也会日趋完善。所以就算真的到了老态龙钟,步履蹒跚,难以自理的地步,到那时再优选一个养老院颐养天年也是未尝不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既不依赖和连累孩子们,又能安度晚年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诚然有多种生活方式供你选择,譬如你可以选择安逸简单点的生活;也可选择劳碌繁忙点的生活;你可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悠哉悠哉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也可以让琐事缠身,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终日忙碌,无暇消遣,倒也充实;还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做事情的同时,抽出一定的时间出去走一走,玩一玩,消遣消遣等。究竟做何选择,我想这是一道多选题,那就是说有着多个正确选择的方法,但应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客观选择。何去何从,我想,最后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重在保重身体。因为老了,身体状况会一年不如一年,身体机能减退,身体的各种功能渐渐的退化,免疫力下降,病毒很容易伺机侵入肌体,所以你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最好每年都要做一次身体的全面检查,或重点筛查。身体如有不适,就要及时就医,不能耽搁。于此同时要科学作息,科学饮食,科学运动,科学防疫;再有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虽然身体和容颜老了,但要尽量保持好精神,气质和风韵的不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闻不问不管闲事,尽量远离风险事儿和烦心事儿。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对有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无伤大雅,不涉及原则立场和大是大非之事不要去理睬,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其实对有的事有时候装一装糊涂也是未尝不可的,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吗。不要纠结和沉溺于过去时光里的一些不开心的且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不能释怀和自拔,忘掉曾经的所有不快和烦恼,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快乐旅途。一切还要得向前看,虽然身体衰老,但可令自己的心灵永远青春,永远向着快乐、希望和幸福出发,永远怀有喜迎明天日出的美好心境。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虽然没什么能力了,但还有余热,仍旧还可以发出点有限的光和热,所以要尽力用自己的这点光和热去为女儿,亲人或是友人等带去些许余晖和温暖,如果他们真的遇到了什么困境,需要帮助了,并且你还能够帮得上,那么就请你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不吝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吗。不求他人感恩戴德,只为自身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境界,是积德行善的爱心行为。应该将这种善举美德传承光大,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和周围人,以便形成一种亲族间和友人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这岂不是一件功德圆满之事?我觉得无论是在精神层面上还是在物质上支持一下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不是外人,是与你血脉相连的骨肉至亲,是与你风雨相伴的知心良友。但一定要因人因事而异,量力而行,只要做到尽己所能,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岁月悠悠,几多惆怅几多欢乐,几多艰辛几多欣喜,往事如烟,已是记忆,成为历史。到了老年的你前路未仆,前方,也许还会有风雨泥泞,坎坷崎岖,艰难险阻,请你切记,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儿烦心事儿,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沉着冷静,泰然自若,保持清醒,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稳字当先,用心处之。你要坚信没有迈不去的坎,跨不过去的沟,跋不过去的山,涉不过去的水。要满怀信心,老当益壮,活在当下,放下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一如既往地向着美好的明天继续前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当你到了老年以后,尤其是到了晚年,请您要正视生死,要从容地面对生命的尽头,人生的终点。人原本从一出生那天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意味着注定会总有那么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你的家人亲人友人等。人的生命有始就有终,只是寿命长短不同而已。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到这个世上,我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这句话并非儿戏生命,戏说人生,而是以一种简单幽默的语言形式,道出了生命的原本及最后的归宿和正视生死,视死如归的人生境界。人都终有一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是自然规律,无论是官大还是官小,富人还是穷人,贵族还是庶民,达人还是愚人,伟人还是凡人……都一样,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客观自然现象,当那么一天真的无情地到来的时候,请你一定要镇定,要坚强,莫要惶恐,也不要难过悲伤。要尽量看开些,坦然而勇敢的去面对,尽量能够做到处变不惊,安之若素。倘若不幸遭遇病魔来袭,面临生死之关,能战则战,能坚持就坚持,能医必医。如果实在无法忍受,活得实在很痛苦,很无奈,很无自尊可言,而又不可逾越,那就尽快离开,免得磨家人,痛亲人。最好是像父母那样,不折腾,不连累家人和亲人,莫令他们为难,静静地离开,默默地逝去。并在你还清醒时告慰他们,现在的你已享够了人间的福,这回要换个地儿到天堂那边去享福了,此生无憾。
请你记住,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帝的恩施与拯救,更没有什么救死救难的菩萨,到了生死关头,在医术都难以攻克的情况下,一切主要还需靠自己,靠自己的毅力,靠自己的坚强,靠自己的精神,靠自己的心态,靠自己的信念,靠自己的体能和生命力等,除此而外,不要指望任何其他。
谈及生死话题似乎有点沉重,也是大家不愿提及的、有意回避的和比较忌讳的话题,但它毕竟是不争的存在和事实,是人生必然的终点和归宿。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一语道破人生的本真,人生最后原本就是如此。我在这里想起提及,只为老年以后自己的日后做尽早的警示,打算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想告慰老年以后的自己,当自己的人生真的走到那一步的时候,尽量从容面对。在努力无果,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那该怎样就怎样,一切顺其自然。也只好令自己折服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
悠悠万事,生命唯贵。当你老了,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健康长寿是你未来人生努力的方向。健康是最大的财富,长寿是最大的智慧,健康长寿是最大的幸福,是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所以,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尽量更久远地健在于世。如此,可以有更多一些快乐时光;可以有更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亲人和友人们;可以有更多一些时间看一看伟大祖国的美好变化和锦绣河山,看一看五彩斑斓的世界;可以有更多一些时间享受这太平盛世之福祉……其它所有事情与之相比都是九牛一毛,无足轻重。
亲爱的老年以后的自己,你无论日后老成什么样子,不管你是落魄还是得志,是贫穷还是富有,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我不仅爱昨天的你,爱今天的你,也爱明天的你。我要你在未来日子里的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好好的爱自己,爱家人,亲人及身边的每一个人。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无预约,来日无预卜,请珍惜余下的美好时光,切勿蹉跎岁月。
最后,愿你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快乐。愿你与老伴携手共度幸福美满的晚年。同时,也祝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年人余生安好,幸福安康!
珍重
祝晚年康乐
写于退休前
巩凤军,内蒙古库伦旗人 ,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于库伦旗第三中学,现居住上海。喜欢文字,作品散见于各网络平台。曾在《文学少年》杂志和《世界汉语文学》杂志均发表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