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英老师泰山写生系列报道之八:岱庙南门与唐槐的诗意描绘
在泰山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孙华英老师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写生画卷。此次,她将笔触对准了岱庙的南门与唐槐,以精湛的画技和深入骨髓的文化理解,让这两处名胜古迹跃然纸上,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欣赏,赞叹不已。
岱庙南门,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在孙华英老师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她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线条,将南门的雄伟与古朴完美地呈现出来,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游客们被这栩栩如生的画作深深吸引,不禁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而唐槐,则是岱庙的另一大名胜。孙华英老师在唐槐院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唐槐抱子的动人画面。这株历经沧桑的古槐,在孙老师的画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她巧妙地运用光影和色彩,将唐槐的坚韧与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唐槐抱子”这一景观背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据传,唐槐原树高大茂盛,枝干荫亩许,甚为壮观。然而,在民国年间因战乱而枯死。1952年,人们在唐槐的空腹内植入一株幼槐,如今幼槐已经长成大树,与老槐紧紧相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孙华英老师通过她的画作,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岱庙南门与唐槐的美丽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两处名胜古迹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她的画作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孙华英老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精神——那就是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文化的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孙华英老师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赞孙华英泰山写生》
岱庙门前画意浓,
唐槐抱子景如梦。
笔锋流转古韵生,
墨色淋漓诗意重。
孙师匠心独运时,
游客驻足赞无穷。
传承文化情无限,
艺术光辉映碧空。
孙华英,女,民盟盟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肥城市第七届、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肥城市美术家协会美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