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润武
前几日,从旧宅搬入新宅,这一搬,真是累人累心。旧宅中多年积累下来的老物件,丢又舍不得,总感觉能有用,只能分类打包一并搬入新宅。
结婚时的被褥,从未用过,崭新如初,跟着我几经搬迁,特别是书籍,装了五大箱子,搬起来特别沉。面对众多物件,自己实在无力独自搬运,只好请来搬家公司帮忙,自己也跟着忙前忙后。妻子说:“把这些书卖了吧!”“其他不用的东西可以卖,书不能卖。”我急忙制止。搬家公司的小伙也说:“那就搬吧,我爸也是这样,就是不舍得卖书。”抬着那沉重的物件,气喘吁吁之时,心中不禁感慨:这么多的物件,真正于生活有用的又有多少?有些物件买回来,仅用过几次,便被束之高阁。
人们常常就是这样,为物所累,为情所困。究其根源,无非是放不下罢了。放下执念,便能一身轻松。世间种种,皆如过眼云烟,若执着于物,执着于情,便会被其束缚,无法自在洒脱。
《论语》中亦有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要懂得知足常乐,放下对富贵荣华的过度渴望。简单的饮食,简陋的居住条件,只要内心充盈,便能感受到快乐。那些非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就如同天边的浮云,不值得我们去追逐。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堆砌。
回想往昔,少年之时,总是热衷于做加法,广拓人脉,结朋交友,忙碌于各种应酬。彼时,觉得朋友越多越好,应酬越频繁越显自己的重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年少轻狂的意气风发,也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探索。在青春的岁月里,渴望融入群体,渴望被认可,于是不断地向外拓展,试图抓住一切看似美好的机会和关系。
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方才明白,过多的应酬与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消耗了时间与精力,更让心灵不堪重负。于是,开始学会做减法,放下不必要的情怀,退避不必要的应酬。“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真正的健康与快乐。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感受那份简单纯粹的美好。
生活中的人们,有的纠结在得舍之中,在取舍之间左右为难。他们既舍不得曾经拥有的,又渴望获取更多,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而有的,却能在舍得之间寻得平衡,懂得放下那些虚无的追求,珍惜真正重要的东西。
不要为得到而窃喜,或许你得到的是不该得到的;不要为失去而忧伤,或许你失去的本该就不属于你。选择放下,才是明智之举。得到的当以感恩的情怀回馈社会,放下的当以轻松的心态享受生活。
得到,未必全然是福;失去,也未必全然是祸。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得失,便能更加从容面对生活的波澜起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看似失去,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而看似得到,也许隐藏着潜在的危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放下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在意,做真实的自己,遵循内心的声音。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背负的东西越多,脚步就越沉重。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轻装上阵,欣赏沿途的风景。放下对过去错误的悔恨,放下对未来未知的恐惧,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
放下,是一种解脱,是一种释然。愿我们不再被物所役,不再为情所困,以一颗轻盈的心,去迎接生活的每一次日出日落,去品味人生的每一段酸甜苦辣。如此,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方净土,收获真正的快乐与安宁。
作者简介:高润武,烟台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纸媒、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