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学英模近学榜样
一心为民的耿瑞先
作者:朱万祥
审稿:杨新文
全国文明耿庄村,
端先村长带路人。
实干拼搏聚力量,
创新奉献不忘本。
说起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耿黄乡全国文明村耿庄,各位读者都不
陌生,如果按目前地理位置来说,时下我住的楼房就是封丘县留光老乡在凤泉区耿庄村搞开发盖的单元楼房,也可以说与耿庄同一个村庄,加上耿瑞先的爱人也是封邱人,还可以说与耿瑞先是半个老乡,笔者为耿瑞先点赞与喝彩!向他学习并致敬!
我们单位曾在18年前,应邀耿瑞先同志到我单位大礼堂为我们干警和工人作过一次英摸事迹报告会,我聆听报告,深受教育和启发,多名干警和工人都为他的"拼搏,实干,创新,奉献"的八字耿庄精神所感动和折服…… 前三年我们单位曾两次组织退休党员同志到耿庄村委办公大楼参观学习,尤其是参观学习"耿庄村电视台",身感"耳目一新,别举一格"的感觉,七一前夕,我们在耿庄村委会办公大楼毛主席塑像前曾重温入党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催人奋进,并利用村委会会议室的方便条件,召开与会党员座谈会,身临其境谈感想,感受多多,深感耿庄村不愧为全国文明村,耿瑞先不愧为全国劳模,时代楷模,村民的好书记,脱贫致富,开柘进取,与时俱进,带领村民奔小康的领头羊和带路人。撰写此文的目的是:"远学英模,近学榜样耿瑞先,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学习楷模耿瑞先,查找差距自努力,发挥余热向前进,努力做到:共产党员永不退休,为人民服务永不停步"。
笔者首先介绍一下全国文明耿庄村暨时代楷模耿瑞先的基本情况。
耿庄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十公里处,西邻京广铁路线,东邻107国道,南邻新乡市北郊小朱庄,北邻南水北调大河,潞王坟古墓,凤凰山森林公园。本村有大型幼儿园,新乡市十中所在地,村东临紧靠新乡市化纤厂家属院,公交车通村里,并有两个站牌,交通便利,村民出行方便。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00亩,总人口4300人,现有居住户1270户,11个村民小组,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193名。2017年耿庄村实现村工业产值3.6亿元,村集体收入3452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
耿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生态文明村”,2017年进入全国百强村。
耿庄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瑞先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荣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耿庄村党委委员带头实行民主决策,坚持运用“4+2”工作法,对党务、政务透明公开,制定了每天两次碰头会制度,安排布置当天工作;每周两委成员轮流值班,发现问题当日解决。定期召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研究制定党员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促进工作,使村党委起到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在耿庄村的发展中,村党委进一步加大对党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教育设施等投入力度,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廉政长廊、耿庄展厅等。
1999年9月至今累计投资了400多万元建立起了集采访、编辑、播发于一体的河南省第一家"村级电视台",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并专门抽调5名采编人员,除每天转播上级新闻外,开设了《耿庄新闻》《农民书架》《科技致富》《党教片》等10多个栏目,尤其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播放一些宣传社会新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以及科技致富的科技片。并与现代远程教育网相结合组织党员定期收看党政信息、农业生产、科技文明、党风廉政等节目,并通过村有线电视台面向全村现场直播以提高收视率,建立耿庄村党员微信平台,定期更新党政文化、两学一做等信息,成为耿庄村开展思想道德、廉政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耿庄村党委全面深入贯彻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耿庄发展深度剖析、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发展耿庄生态经济,首先抓好工业不放松,二三产业反哺农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立体发展模式,继而实现 耿庄村三大区域建设 生态旅游度假区、村城商贸聚集区、耿庄教育园区的总体发展目标。
远学英模近学榜样
一心为民的耿瑞先
耿瑞先1988年高中毕业参军,入伍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当标兵、处处做表率,入了党、当了班长、被任命为代理排长,被济南军区评为优秀团员。他带领的班两次荣立三等功。退伍返乡后,看到家乡还是穷村乱村,为改变村里面貌,带动百姓致富,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红红火火的生意,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将村子建设成拥有固定资产2.3亿元、人均年收入5600元的小康模范村。
时代楷模耿瑞先的辉煌篇章
1995年以来,耿庄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济南军区“红旗民兵之家”,河南省“五好”党支部,新乡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45项荣誉。耿瑞先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河南省基层政权建设先进个人。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他的事迹报告上批示,称赞他是一个好支书。河南省、新乡市分别发出向耿瑞先和该村党支部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他还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民汇报了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而共同致富的先进经验。
耿瑞先他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河南省劳动模范”、“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第二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新闻人物”等称号。2018年1月20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7号)显示,耿瑞先当选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全国劳动模范耿瑞先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
耿瑞先,凤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耿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1995年上任以来,他带领着一支由退伍军人为主体的支部班子,以“实干、拼搏、创新、奉献”的耿庄精神,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文明乡村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环境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耿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党组织”等称号,耿瑞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2019年10月1日受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是新乡先进群体典型人物之一。
耿庄全国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及主要经验如下:
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耿瑞先深知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开展党员常态化学习教育,将党员学习教育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本领,注重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二是坚持履行党建职责,加强组织建设
在耿瑞先带领下,耿庄村党组织着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利用党群服务站,真正为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大到村内发展规划、基层设施的建设,小到维修路灯、电视信号、窨井盖等,将为群众服务干在实处、落到实处,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九九重阳饺子宴、包粽子、母亲节插花”等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依托村有线电视频道拍摄播放孝老爱亲系列短片,常态化开展“好公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坚持教育为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2008年,耿庄村委会与新乡十中联合开办了全日制民办学校——英才学校,在耿瑞先、两委班子、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一流的现代办学理念,注重发挥自身优势,使得办学质量逐步提升,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幼、小、初、高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集团,曾先后被授予“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211工程实验学校”
四是坚持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耿庄村突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每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村清洁活动日,着力以“小制度”撬动“大治理”;聚焦村里环境突出问题和短板开展整治,每一次环境整治都切实美化和提升村容村貌,并且将“积分制”贯穿于每月人居环境整治中,积分越高,群众兑换礼品越好,进一步激发群众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目前,耿庄村已经走出了一条“村民积小分,村庄聚大变”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凝聚党员和群众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耿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奋斗着、探索着、前进着,每年投资500余万元,加大全村群众的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用于村民的现金分红、老年人补贴、大学生补助、水费补助等,目前,耿庄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3万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
这篇文章即将落笔之时,我心情特别地高兴,而又因居住耿庄花园社区自感骄傲和自豪,力争做到:远学英模,近学榜样耿瑞先,牢记入党初心,不忘历史使命,发挥干警退休余热,谱写共产党员永不退休,为人民服务永不停步的新篇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加实现小康步伐而赋能助力奋创佳绩!
全国文明耿庄村,
两委班子带路人。
耿庄精神当称颂,
饮水思源不忘本。
2024年10月31日
作者简介:朱万祥,男,中共党员,初中肄业,退休警官,原籍河南封丘,驻新乡市凤泉区,文学愛好者,擅长诗词自由体、散文等创作,近年上网发表文章58篇,退休13年,著书1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