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困生,也铺成长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只纯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精灵,教室里的每位学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满满的希望。
幼儿园时,孩子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能让他欢呼雀跃。那时的每位家长都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业的道路上会一帆风顺,不能说考清华北大不在话下,起码211、985轻松拿下!然而,有这样一些孩子,上小学之后,他写作业的速度之慢真令人头疼,别的孩子半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你家孩子可能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每次辅导作业时,你们的亲子矛盾就会一触即发。学校班主任也反映,孩子上课时经常会走神和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孩子的学习情况让人崩溃,你开始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学习上会越来越跟不上趟儿?随着中学的逐步推进,学业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孩子和家长渐渐在这股浪潮中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可孩子并非一直不努力啊,你家那盏小小的台灯下,没有过他伏案苦读的身影吗?只是,那些复杂的公式、拗口的文章,仿佛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他与知识的彼岸之间。看着孩子为了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为了背诵一篇课文绞尽脑汁,你的心也有过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的焦虑吧?于是,有些家长开始不断地给孩子报辅导班、请家教,试图用外力将他从学习的困境中拉出来,但往往收效甚微。
家长朋友,当你因为孩子的学习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时,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误?是不是过于急切地想要看到他的成绩提升,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啦?是不是给予他的压力太大,让他在学习的道路上愈发迷茫?这个时候,是可以试着放慢脚步的。
此时此刻,你不能再仅仅盯着那冰冷的分数了,而是要去关注他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努力。哪怕只是他多做对了一道题,多记住了一个单词,都要给予他鼓励和赞扬。尝试着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的方法,一起寻找适合他的学习节奏才是上上策。
孩子在考试中成绩依然不理想,他也会失落和自责的。你还可以轻轻地将他拥入怀中,对他说:“孩子,没关系,学习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不必急于一时。只要你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进,妈妈就为你感到骄傲。”那一刻,你会看到他眼中的光芒重新燃起,那是对自己的信任,对未来的期待。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在培养他的孝心面前、在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前、在他阳的光善良面前一文不值!
多给学习困难的孩子一些微笑、认可和鼓励,他只是个孩子,只是做错题,又不是做错人,他只是学渣,又不是人渣,他只是榜上无名,又不是脚下无路。
你要明白,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耐心与爱心的浇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种子或许发芽得慢一些,但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它终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分享给大家一首散文诗吧,名字就叫《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教育孩子,不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吗?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我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多年教育生涯告诉我:教育就是爱的事业、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积德行善的事业。面对学困生,我们只要多一点关怀,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欢心。即使不成才,至少可以做个好人。
诚然:这个社会,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也需要脚踏实地的人;需要制造原子弹的人,也需要煮茶叶蛋的人。如果他成绩优异那就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栋梁,如果他不是学习型的孩子,那就教他成人承欢膝下。家长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用我们博大的爱,唤醒他们,教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个人简介
张海霞,笔名议文,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民权县作协副主席,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民权县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