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的“陟岵草堂”
朱亚夫
当代年长的女作家,人们肯定首推“北杨南罗”。“北杨”是指定居北京的杨绛,享年106岁;“南罗”是指居住上海的罗洪,享年108岁。巧的是她俩丈夫都是早逝,然而夫妻皆是作家。罗洪的书斋“陟岵草堂”就是与她丈夫、著名翻译家朱雯合用的。

罗洪(1910-2017),是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她姓姚,原名自珍,罗洪是她的笔名。年轻时,因为她喜欢看罗曼·罗兰的小说,就取了一个“罗”字,又因为当时桌上正好放着一本画家洪荒的画册,就又取了一个“洪”字。如从1930年开始在《真美善》杂志发表第一篇作品《在无聊的时候》算起,到她2017年去世,她的创作生涯长达80多年。先后出版《腐鼠集》《儿童节》《这时代》《践踏的喜悦》等12部短篇小说集,《春王正月》《孤岛时代》《孤岛岁月》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散文集一种。2006年出版《罗洪文集》三卷。
“陟岵草堂”典出《诗经·魏风》中的篇名,蕴含思念父母之意。原来朱雯年轻时离家外出求学,1927年他父亲不幸去世,隔了几年,母亲又仙逝,这对年轻的朱雯心灵打击很大,为纪念双亲,他把书斋命名为“陟岵草堂”。当年,朱雯写过不少读书札记,后结集为《陟岵草堂诗话》行世。他与罗洪结婚后,“陟岵草堂”成了他们伉俪的共同斋名。
那天我踏访“陟岵草堂”,它座落在一幢老式公房中,书斋并不大,十多平方米,然而陈设富有书卷气,一只硕大的书桌面窗而立,室内挂着几幅名家书画,幽幽地透出一股书香味。罗洪身村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虽然年过百岁,但精神矍铄,行动自如,她穿着芝麻呢的两用衫,脚着一双棉鞋,一口纯正的上海话,讲得依然糯软、清楚。
罗洪晚年生活由松江籍的保姆林金星打理,俩人没有主仆之分,情同母女。林金经常为老人的饮食翻花样,难怪老人会得意地对人说:“我家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因此林金星被评为“优秀护理员”。我们谈起罗洪的长寿之道,她想了想,缓缓地说:“我的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宠辱不惊。” 罗洪一生出版了十多部小说集,建国前,被著名作家赵景琛誉为“真正的小说家”。解放后,又被推崇为全国“十大女作家”之一。无论是在众人喝彩的得意岁月,还是在下放劳动的迷茫日子,她都抱着一颗平常心。她曾在《我的养生经》一文中写道:“现在养生话题,对中老年颇有吸引力。只是我谈不出。我觉得自己的处世平淡,日常起居亦平常,更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宽以待人的态度来与人交往。”罗洪患有高血压,但一粒复降片,足以平稳血压,前后用了几十年。
罗洪生来瘦弱,一付文文静静的模样。由于职业的习惯,平时坐着看书写作较多,但她注意活动,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多动。对于作家来说,脑子要多用,格子要多爬,手脚要多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看书写作一会,必然下楼走动走动。她平时喜欢散步,住宅周围地区,她都走过,一楼一宇无不熟悉,八九十岁时,还能从地处淮海中路的家里,散步到徐家汇。
对于自己的饮食起居,罗洪说,吃东西,宁可三分饥,不可十分饱。不能看到好东西,馋心上来,吃得饱透,这是丧身之举,不是养生之道。她平时早饭大多吃泡饭,半碗足矣,佐之酱菜,油籴果玉。中饭,二晕一素一汤,或者二素一汤,米饭半碗。晚上也是如此。她吃饭不挑不拣,排骨、红烧肉、五花肉都吃,但油腻不能太重。她说:“吃得清淡, 活得自在。”说着,乐呵呵地笑了,一付天真无邪的模样,逗得我们也笑了起来。
罗洪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五时起床,自己漱洗完毕,然后准时收听六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她订有《文汇报》《报刊文摘》等多种报刊,书大多是读现代小说。吃过中饭,小睡一会,大多是躺在床上翻翻报纸,然后眯上几十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午睡后构思写作。她晚年写的《孤岛岁月》《罗洪散文选》就是这样问世的。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紫来斋等。上海市人。历任《上海老年报》社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社主编、《九九关爱》网站顾问团团长等。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杂文学会顾问等。自1964年以来,在海内外200余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8000多篇,其中不少文章入选《时代领跑者》《文苑剪影》《上海杂文选》等近百部书中,著有《亚夫杂文选》《人生畅想曲》《黄昏风景线》《书斋文化》《杂坛徜徉录》《名家斋号趣谈》等;主编《寿星列传》《三十六计新解》《中华名人书斋大观》《老年生活实用大全》(新版)等。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30期
本期编辑:冯喆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