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广东诗词社十月专刊
上刊作者:
律:林楚荣(天马)、余席朋、小妹、崔进文、情系山水、陈炳洲、林镇浩,郝丽、刘汉生、刘汉辉、薛有毅、韩满林、王学志、邓朝军、云门遁客、爱家心静、李华锋
五律:高凌贵、邓朝军、小妹、陈云利
绝句:情系山水、草民、云门遁客、薛有毅、孤读求拜、郭勇兵、刘汉生、王学志、黄叶舞秋风、于众柯、开心、李华锋、刘汉辉、小妹
词曲:开心、越女镜心、小妹、情系山水、邓朝军、东升、川鹰、黄叶舞秋风
在深港《峰回园林峰九秩诗文稿》研讨会有吟
林楚荣
飞马扬鞭腾紫霞,远山隐约树笼纱。
江中明月流光靓,岭上虬梅清气嘉。
投笔未成十分憾,登楼豪赋五千奢。
东风袅袅引无数,化作漫山白雪花。
“五千奢”指林峰先生已写诗超过五千首。
石断下石花公园
余席朋
乱石如林花样多,千奇百怪满山坡。
身临其境赏心目,足下生风看列罗。
鬼斧神工存杰作,天然地貌不蹉跎。
此行一日无虚度,景色人前有赞歌。
二
南岭田园综合体种植基地
敞亮大棚瓜果香,生财有道奋图强。
热销品种无低值,盛产腰包胀鼓囊。
引客惠民消困境,融资就业助安康。
脱贫不仅丰餐桌,居室全新弃瓦房。
三
通济桥
斑驳古桥悠久长,千年承载史流芳。
南来北往消身影,时过境迁担主梁。
不朽工程神手造,精髓杰作匠心强。
丰碑一座清溪跨,托起行人乃发光。
自行车
小妹(浙江)
轮揉香泥追日月,铃催忙碌去来人。
曾经梦想千丝绕,期待辉煌长腿伸。
有意光阴侵鬓角,无情风雨染衣巾。
韶华驰尽欢愁处,且问单车是否真。
二
咏菊
桂子幽香终染尘,枫林艳丽醉狂人。
但迎寒冻何甘弱,自待坦然宁可贫。
开甲深秋情不老,抱枝寒岁韵传神。
谁怜我为黄花瘦,岂向风中落细身。
三
星星
遥看苍穹空渺渺,惟呈天壁列罗盘。
因何稀得红尘探,恐觉茫然碧落宽。
银汉河边有余案,秦川岭上守虚銮。
儿时牵手娘亲数,今日为心夜倚栏。
菊颂
崔进文(吉林)
秋菊冷淡自幽香,百态娇矜秉性强。
笑看春花随夏逝,独居百卉吐芬芳。
千姿色艳鲜无比,蒂蕊颜羞少露妆。
烈士陵前甘俯首,一生最敬好儿郎。
二
关公像
巍峨大殿立中间,凤目蚕眉口若悬。
赤面长须披绿氅,手扶偃月甚威严。
夺关斩将名天下,护嫂寻兄夜不眠。
义胆忠心绝万古,君王百姓拜身前。
晚秋柳
情系山水
一堤深浅映微寒,枝瘦叶黄些许残。
尘拂凄凉牵远客,霜侵寂寞护长栏。
招风柔软焉能折,落木参差不忍看。
总与归舟同晚唱,星河垂钓月清欢。
二
霜降遣怀
遐思愁绪梧桐老,云载归鸿逝水凉。
南国斜晖披短袖,西风拂柳剪横塘。
花飞酒煮三更月,梦绕星移万里乡。
桂染枫红秋欲尽,犹知转眼露凝霜。
寒露夜吟
陈炳州
寒露初临夜色凉,风摇瘦竹影斜长。
星稀月淡云天远,菊败荷残水榭荒。
静对银屏忆往岁,闲听檐雨滴心房。
更深寂寞无人语,一缕幽情寄梦乡。
二
深秋晨曦
霜枫渐落暮秋深,晓色初开破雾沉。
风抚寒林惊宿鸟,霞披远岫映遥岑。
心牵挚友书笺寄,时盼安康笑语吟。
暖日临窗情切切,晨曦入目意愔愔。
寒露
林镇浩
香生谷熟晚田秋,腹饱能耕出野畴。
黄草蒲塘溪牧犊,绿汀芦岸渚惊鸥。
凉云带雨飞花压,落叶飘时浅水流。
荒经湿枝风荡树,长宵夜露泣天浮。
回文
浮天泣露夜宵长,树荡风枝湿径荒。
流水浅时飘叶落,压花飞雨带云凉。
鸥惊渚岸芦汀绿,犊牧溪塘蒲草黄。
畴野出耕能饱腹,秋田晚熟谷生香。
赠褚宝增教授赴中华诗词学会任副会长(中华通韵)
郝丽(天津)
良知旷世御朝曦,洒落惟求可近之。
月满平潭宜有后,珠明半壁岂无时。
谁云自在炎黄翼,致此从容玉璧姿。
肯向斯文心皎皎,微躯济济慕希夷。
二
聊写元代画家倪瓒《渔庄秋霁图》胸中逸气
江南点染昔曾谙,屹立萧疏稳梦甘。
起伏清新惊逸气,空濛简远化寒潭。
渔村静与垂枝霁,道契闲观摘叶岚。
杂树人前无鸟语,其间淡荡破馀酣。
秋心
刘汉生
穷言杂语话窗凉,谈诉门前几树黄。
臆对空山思过往,孤斟浊酒叹苍茫。
希求世境皆安好,但愿人们少感伤。
善守残年归自度,宁心寝梦咏悠扬。
二
荷塘秋感
闻香兴赏藕塘秋,十里园田百鸟啾。
荷叶擎天披绿翠,书人纵笔著风流。
鱼儿沾恋星垂彗,水客牵波月挂钩。
独步蹒跚缘未了,凉思好梦最难求。
赞 始 兴 水 榭 民 宿
刘 汉 辉
顿岗古镇岭南边,水榭亭台雾气烟。
莞始商盈宜旅业,温泉健体乐欢翩。
舒心静谧休悠享,馥郁芬芳好睡眠。
泼墨挥毫诗赋韵,城乡民宿誉名宣。
二
仙 城 霜 降 感 怀
仙城碧宇雁声嗦,绿褪红消怎奈何。
已是荷残枯叶落,犹堪柳老紫烟涡。
龙湖秋月吟诗韵,沃野霜天奏乐歌。
降冽风来寒冷瑟,储存稻麦莫蹉跎。
后沟景区赞
薛有毅/山西榆次
龙门河畔话乡愁,排水暗渠遗产留。
睿智超前今古叹,聪明绝顶祖宗筹。
依山环绕套窑院,临雾空腾圈洞丘。
标配齐全儒佛道,农耕文化这真牛。
二
后沟赞
时光隧道一遗珠,抢救残存拾有无。
市井物如他绝唱,农耕文化这瑰殊。
窑中窑套多奇妙,龛里龛藏别画图。
排水暗渠华夏响,天真拜佛奉三儒。
仙居“寻仙”观后感
韩满林 景德镇
幽境窥寻乐探仙,隐贤旋考礼观玄。
闲情目画垂钩月,逸致心诗载酒笺。
飞舞放歌人妩媚,醉吟知乐道清妍。
虔诚祭拜神明愿,敬信迎春梦寐缘。
二
九天云海
粗看冰原细悟川,静观玉海醉疑田。
千头蜡象驰陵谷,万壑琼羊逐广渊。
穿破下临凡世丽,喷开地涌葛仙妍。
顿惊空际飞天上,始觉云端唱梦旋。
霜降
王学志(廣州)
万物毕成旻渐寒,九州共赏菊花天。
朔风凉侵清光洒,阴气冷凝霜影妍。
草木凋零纷落甲,虫蛇萧索欲冬眠。
登高望远送秋走,刮肠搜肚赋一篇。
二
寒露
淅沥泠风草木凋,寒凝清露见萧条。
霜天山静影依息,秋意日浓香渐消。
一片金生黄菊瘦,半空红染赤枫娆。
初尝花茗澄旻夜,喜看江舟渔火飘。
金秋绪语
邓朝军
秋雨秋风秋夜寒。秋分皴染炫秋山。
秋云秋露秋霜劲,秋韵秋菊秋蕊鲜。
秋菜秋粮盈满庫,秋藏秋储备新年。
秋哥秋姐学秋雁,打点秋装奔海南。
遥贺泉州书协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感吟
云门遁客
刺桐韵古自耕耘,海上丝绸天下闻。
画里存征三代史,书中法合九宫文。
堂悬墨迹堪称绝,壁挂萱笺自不群。
感叹温陵多俊彦,金秋摘句寄诸君。
二
甲辰重阳后一日望乡述怀
身闲鉴史做书虫,处世忧怀自省躬。
孤雁寻群浮野水,寒蝉无力颂酸风。
长亭丛菊经霜白,远岫秋枫坠叶红。
多少乡思聊不得,谁怜阮籍路途穷。
题图
爱家心静(大连)
采菊东篱夕拾幽,霞光逆袭望江楼。
人心更晓深情歇,水影须知厚意留。
妄迹清闲陪岁月,真源丽静送春秋。
欣然与美凡间品,红彩如期眺远流。
二
小草
春吟得意是痴情,野火加油炼至诚。
芳草萋萋非耻辱,苍山漠漠觉殊荣。
消沉妄作梅花烙,剪裁何知柳叶名。
励志铭心修正果,不闻秋雨废今生。
甲辰教师节有感
李华锋
风来雨去不曾休,几度光阴付水流。
三尺和鞭飘瘦影,一灯就笔伴春秋。
青丝渐白染双鬓,桃李皆开誉九洲。
师教半生情未减,只缘己任在心头。
二
建国七十五周年感怀(新韵)
九州奋进岁繁荣,盛世飘歌四海崇。
月测天登寰宇羡,弹飞靶中万民腾。
饱经磨难终兴起,历尽风霜始玉成。
一统金瓯期指日,今朝狮醒啸苍穹。
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高凌贵(宁夏)
长征始瑞金,血战染江深。
遵义齐声奏,虺河四渡吟。
云飞腾水拍,草盖雪幽沉。
北斗群星璨,延安报捷音。
霜降吟
邓朝军(黑龙江)
霜降天时变,出行切避寒。
风摇千叶落,雨打九华残。
鸿雁书人字,诗翁赋韵田。
徐行沧海路,福寿寄青山。
重阳
小妹(浙江)
茱萸插在先,夕照染红天。
菊酒三杯后,霓裳七步前。
人生留不住,时尚乐无边。
岁岁登高去,活他千百年。
咏桂花树一一烈楼诗社成立七周年庆
陈云利
东园落烈楼,丹桂绿金秋。
根扎梓桑地,枝为璧玉旒。
碎黄融瑞露,清馥沁心头。
梅菊无须妒,贞高芳自留。
二
台风过后文昌行
摩羯逞强虐,狂风摧万家。
残垣横海寨,断木乱惊沙。
雁号盈霄汉,天怜满际涯。
但观枯树上,且喜吐新芽。
秋泳
情系山水
追云柳岸北风生,下水舒张尽纵横。
汹涌潮头何畏惧,愁尘洗却一身轻。
二
秋咏
雁落蒹葭守一泓,归舟有约夕阳生。
流光相拥犹凉爽,感叹霜华碧映惊。
三
秋泳
涛声拍岸无人问,雁引惊鱼过苇洲。
微冷舒心尘绪解,还将清白世间留。
贺东风41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草民
扶摇直上九霄穹,定国安邦再建功。
万里之遥言必达,中华笑傲地球东。
国庆述怀
云门遁客
锦绣园中小径幽,无端忆昔海棠秋。
怜余骡马征途里,羡尔官家七日游。
二
九月十夜闲观牛市杂咏
谋生计拙不如前,股市崩盘切莫怜。
尔笑才轻难脱俗,勤将种菜度荒年。
三
望江东
依栏把盏意如何,沉诉海棠涕泪多。
一望江东无个是,伤怀遣梦向天歌。
写在烈士纪念日
薛有毅(山西)
闪亮丰碑民族魂,坐标彪炳照儿孙。
天安门忆前驱者,烈士精神世代存。
二
咏秋
风和八月见清秋,画卷千山稼穗稠。
稔泰熙雍景观好,枫林桂菊唱神州。
秋日随吟
孤读求拜(黑龙江)
九叠斑斓好个秋,碧空如洗郁横流。
兴来登上观光塔,也学诗人览五州。
题画《晚渔》(通韵)
郭勇兵
袅袅炊烟化暮云,漓江瑟瑟漾峰林。
鸬鹚落架鲜鱼满,一网还收万缕金。
赞儿媳妇张梅
刘汉生
家门蒙幸惧何穷,乐得天仙降碧空。
贤圣和良亲若女,南心胜却送春风。
二
谒衡阳石鼓书院
石鼓衡阳始至今,传承千载胜灵琛。
先师圣像威如敬,德治中庸贵若金。
三
禅院钟声
高天僻净月如弓,古寺钟声破晓空。
梵呗云层心印近,了无尘世怎随风。
寒露
王学志
寒生凝露映秋空,流火丹枫醉两瞳。
悦色和颜金菊酒,朋来小酌月朦胧。
二
霜降
时至深秋阴气凉,空枝疏叶点清霜。
亭苑萧瑟雀声远,月下寒花倩影芒。
寒露节气感吟
黄叶舞秋风
白蕖香冷水空流,落叶翻飞柳钓舟。
幸有黄花开正好,不教平仄写闲愁。
二
寒露节气感吟
星子交疏玉宇宽,竹枝低拂露初团。
时闻草际鸣蛩起,似报人间已入寒。
于众柯
望菊
九九豋高映眼边,橙黄赤绿绕山川。
来龙起伏旌旗动,准是黄巢又发癫。
二
迎菊
走近南山瘦水边,繁星闪烁舞翩跹。
江西万艳同谁老?九月河东已作天。
天山雪莲
开心(内蒙古)
远望冰峰玉翠鲜,婷婷白素傲霜烟。
冷香飘往云天外,魂魄迷人挽住巅。
怀念路遥
李华锋
贫寒浸骨何曾惧,唯恨英才少惜身。
历尽磨艰成一著,如灯永耀万千人。
二
重阳登高
九九入秋凉,临山近菊香。
凭栏舒望眼,孤影向斜阳。
登红日阁有感(新韵)
鸟语遍山林,花香沁满身。
春光无限美,不觉已黄昏。
暮秋山行(新韵)
叶落已秋深,登高遇故人。
相聊时恨短,再会待何春。
仙城霜降
刘汉辉
龙湖暮色夜来寒,秋尽东篱菊未残。
古邑仙城风景美,山河锦绣映峰峦。
抗美援朝纪念日
小妹(浙江)
鸭绿江边歌嘹亮,英兵强将势如虹。
硝烟弥漫上甘岭,悲壮因为家国隆。
二
邻家女
邻家有女叫芸娘,三九年华名满乡。
惟郁芳心无所许,不知何日著红妆。
三
残荷
盈盈秋水已含凉,淡淡清容已退妆。
不晓蓬中多少子,归元固本味还香。
风入松.毕业感怀
开心(内蒙古赤峰)
小渔村入校研词,感谢恩师。沐风浴雨同舟济,潜力研.解惑穷窥。驾驭小舟初探,雨停云散疏眉。
广交词友共飞驰。路险情痴。交肩携手朝阳映,力耕耘.追逐天涯。共渡艰辛初胜,再求旭日争奇。
平韻惜餘春慢(大石調)
越女鏡心(新加坡)
殘夜星稀,消春酒滿,晶簾暗動難眠。棲香戀久,翻笑鹹陽,那家迎女癡頑。料是思念倍添,端坐多時,依舊撫絃。引商聲拂手,差強要挽,恨水潺潺。
常憶記、月旦詩文,迷藏遊戲,長廊戲蝶刁蠻。多番錯過,牽上青骢,回頭就到長安。瑟瑟帷燈映回,因綠還原,不見婵娟。聽丁東鐵馬,淒蛩砌斷,忘卻悲歡。
武陵春•芷江投降纪念碑(李清照体)
小妹(浙江)
时值东瀛投降日,往事忆来沉,大理碑中石刻深。字字泪沾襟。
多少年来谁敢忘,日寇不如禽。血染山河万里阴。这耻辱,永铭心。
朝玉阶.秋晚夜
情系山水
风卷涛声荻草扬。岸滩鸿雁落,色苍茫。
云催冬近夜攸长。依窗星月绕、露疑霜。
梦中迢递觉床凉。相思青玉老,有谁伤。
萧疏多少念他乡。问君知几度、绪难藏。
采桑子·别菊(通韵)
邓朝军(黑龙江)
扶摇皴染灵泽润,一朵菊香,唯我痴狂。回望酸眸丝柳长。
谁怜我为黄花瘦?恋亦心伤,爱又徬徨,漠北留情为那桩?
西江月·驱鬼人笑
作者:东升
天上乌云笼罩,四个魔鬼狂嚎。人民忧虑恶鬼嚣,社禝谁指风貌?
早有伟人法宝,更倚领袖撑腰。斩除四害庆今宵,万众神州欢笑。
平韻眉嫵 韻牌匣子小詠
越女鏡心(新加坡)
聲判于周後,韻落于沈,千古更求新。輾轉臨安地,刊從禮,宗風增越繁頻。難免迷津。認法言、原本留痕。似來者,抽象文體裏,請諒子封神。
消魂。怡景良辰。但此中玄妙,二百六論。李白和工部,蘇玉局,無須攜劍西昆。朗朗乾坤。算夜來、藏閉門人。只宅在家中,圖畫上、找真真。
诉衷情 * 怀念周总理(毛文锡体)
川鹰
恩来在世傲全球,立志救神州。丹心照日乾坤耀,魂上最高楼。
心善美,性温柔,气豪遒。一腔热血,志壮河山,名贯千秋。
江城子.赏菊(苏轼体)
情系山水
娇姿傲骨玉霜沾。薄青衫。隐诗函。知客天涯,皆是旧曾谙。微笑飘黄秋淡爽,香几缕,落风尖。
蜂吟蝶唱引君探。意新添。韵初酣。篱下悠然,偶也学陶潜。不问云烟催逝水,持煮酒,作清谈。
鹧鸪天 * 贤妻(晏几道体)
川鹰
快乐生涯过古稀,行来万事靠贤妻。勤劳做得家中主,智慧堪称世上奇。
人最善,调尤低,相夫教子女中魁。杨门四代操心过,到老儿孙孝敬齐。
【怨多情;秋日遣怀】
词/黄叶舞秋风
水岸西风瘦柳,鱼矶落叶孤舟。
苍苍芦苇雪盈头。残荷逐水流。
四季轮回已惯,何须枉自悲秋。
但将尘虑醉眸收。灵台亦自由。
鹧鸪天 * 秋色浓(晏几道体)
川鹰
八月秋风渐渐凉,短裙入柜换长装。桃源早在阳光下,游客纷纷步履忙。
观美景,赏芬芳,几番邂逅又迷茫。娇颜留得惊魂在,归去三更入梦乡。
【怨多情;秋日遣怀】
词/黄叶舞秋风
碧水连天浩渺,梧桐落叶婆娑。
远峰雄峙且嵯峨。云中雁影过。
暑往寒来几度,花开又谢如何。
莫言岁月易蹉跎。四时皆可歌。
朝中措.秋思(欧阳修体)
情系山水
涛声依旧水流东。芦雪落孤鸿。
回首团圆欢沁,倚楼怅望苍穹。
梧桐已老,篱边菊艳,岭上枫红。堪叹夕阳霜染,人生几度西风。
水调歌头·重阳
邓朝军(宾县)
候鸟南飞去,把酒聚重阳。离情别绪,且将琼岛做家乡。遥望黄菊灿灿,更有红枫漫漫,寄语祝吉祥。诸老皆康健,后辈自图强。
踏晨曦,追旭日,步斜阳。人间几度?流水东去太平洋。世界这多无奈,岁月留痕何在?都赴几壶觞。握住杯中酒,慢品醉夕阳。
满庭芳·咏梅
作者:东升
料峭春寒,含英欲绽,雪欺疏枝露红。冰肌瘦骨,一笑对春风。园里莺声几曲,百花无语奉迎。清河畔,南坡日照,消寒雪融融。
三月和风天暖,粉红竞发,欢颜闹空。品貌俱佳,冷热皆从容。疏影暗香幽好,千古骚客诗中。报春也,不争春色,长镜摄影丰。
国风总社社长:杨凡
国风广东诗词社社长:林楚荣(天马)
总编:余席朋
编辑:余席朋、小妹、开心
制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