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凯湖
文/黎世元
我的办公室左面墙上有一幅竖版的中国地图,每当我把目光凝聚到黑龙江省版图的时候,一颗犹如蓝宝石似的湖泊,总是泛着熠熠生辉的波光映入我的眼帘,她以她超然脱俗的曼妙气质深深诱惑着我!我在想,如果有一天能徜徉其中与她耳鬓厮磨,一定会有深刻的超越视觉的体验。兴凯湖,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神奇的地方,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会令多少人为之动容和留连忘返呢?
呈椭圆形状的兴凯湖,镶嵌在黑龙江省东南部,距密山市43公里,由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围成。有26条河流注入湖泊,其中我国境内有9条,最终流入乌苏里江。两湖之间隔有一条90多公里长的湖岗。茂密的兴凯湖松、橡树是湖岗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兴凯湖的成因如同青海湖、洱海也是构造湖。6500万年前由火山喷发,欧洲大陆板块相撞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的。
这次,我终于来到了兴凯湖。
到当壁镇时,边防哨卡安检后车转了几个弯,在三五处高大宽敞的木屋前停下,迅疾奔向心仪的兴凯湖。
不远处波涛阵阵,那声音如同海浪声时缓时急,时时变换调子。拱形石门上方的三个醒目大字“兴凯湖”映入眼帘,跨过大门一幅湖波浩渺、植被苍翠、海鸥云集的景象展现在眼前。盈盈的湖水卷起千层巨浪一层赶着一层涌向岸边。岸滩、水中人头攒动,声音如潮。笑声、喊声、嬉戏声、马达声、风声仿佛是一支交响乐响彻云天。
坐在高高的观景台上,面对潋滟的湖水,迎着盛夏的晚风,低徊追怀往事的我很自然地想起了150多年前兴凯湖的那段血泪史,很多场景像放电影似的浮现脑海萦绕耳畔。
当时的清政府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各种不平等条约像枷锁一样被牢牢套在头上,苟延残喘的清政府任由被宰割。是屈辱的《中俄北京条约》,把原为中国内湖的兴凯湖一分为二,北1/3为中国,南2/3属俄罗斯。
这刺心的回忆,一缕愁思不知安放何处。翻过这屈辱的一幕,想一想兴凯湖早年的历史,你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千年的情感。
6000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在兴凯湖一带活动,创造渔猎文明。唐朝时兴凯湖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隶属安东都护府,时称“湄沱湖”。辽金时改叫“北琴海”,因盛产“湄沱之鲫”,湖形像“月琴”而得名。今在新开流景区兴凯湖滨浴场大门旁仍见“北琴海”之名。元朝时归属辽阳行省管辖。明朝时归属奴儿干都司。清朝属吉林将军管辖,更名兴凯湖,满语之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你在兴凯湖极软极细的岸滩上走着走着,想象的羽翼可以把你带到更遥远的湖水之地。西湖有,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知名景点;有白蛇、梁祝、东坡传说的故事。蠡湖有,范蠡携西施泛舟蠡湖的美妙传说。
兴凯湖,你虽然没有名人造访题诗作画,似乎没有美丽的传说,然而你的位置独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在湖水的灿烂星河里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你是国家地质公园海洋里的一条小溪,你是国际重要湿地百花丛中的一枝独秀,你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群山中的一座高峰。
浩瀚的兴凯湖游鱼成群,湖中的大白鱼与乌苏里江的鲑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寒三珍”。如果你有春天看杏花、观鸟的兴趣;有夏天冲浪避暑疗养的打算;有秋日喜看麦浪香满天,无人机在沃野千里的平原上收割稻谷的恢弘场面的习惯;有冬天喜看半冰半水,千里冰封、皑皑白雪,夕照、蓝冰、冰原和冬捕的爱好。兴凯湖,无疑是你的首选地。
这里的夜晚异常宁静,少了城市的喧嚣,除了似有似无的波涛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繁星闪烁如梦如幻,犹如上苍用最美的颜色点缀了黑夜的帷幕,仿佛瞬间把我带到童年时在乡下看星星的童话世界里。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在一排木屋的院子中央,也不知道是谁燃起了篝火,几十人围着篝火随着舞曲跳起欢快的舞蹈,一首首红歌划破夜空久久飘荡在兴凯湖的上空。
不难看出这些故地重游的知青们,激动的泪花难以掩饰心中的波澜,感慨火红的年代,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了火红的事业。
不难想象出曾经花样年华的他们,在野兽遍地、雪如飞刀、湖似砧板、土坯房树枝床的恶劣环境面前,仍然豪情万丈、战天斗地的生活场景;不难感受到黑土地的果实里有他们的烙印,江河里有他们的血液,即使明朝逝去,也要偎依在北大荒的魂牵梦绕的怀抱里。
一支支《让青春放光芒》等飞扬的歌声,如飘香的美酒如痴如醉。熊熊的篝火似乎更懂游子情愈发夺目耀眼。火光不仅照亮了红彤彤的脸庞,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思念和记忆,仿佛拉大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焦距。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少男少女怀着憧憬未来追求美好的夙愿,一路高歌挤着火车簇拥汽车奔赴所在的连队村屯,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演绎着精彩人生……
他们的激情唱响,让我感同身受。
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让伟大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
第二天一早,女导游带着游客参观王震将军纪念馆,去探寻兴凯湖农场开发建设的历史底蕴。
在兴凯湖畔纪念馆前耸立着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鎏金大字。碑的两侧是花岗岩浮雕,展示着北大荒的沧桑巨变。
你在纪念碑前拾级而上走着走着,仿佛走进了十万转业军人、支边青年等共同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画卷,数以万计不同历史时期的拓荒者的身影随着你的想象漫卷开来。
一批批来自延安的拓荒者,从战场走向荒原,从城市走向农村,拉开开发千年荒原的序幕,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批火种。
潮水般的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在茫茫的荒原上,栉风沐雨、爬冰卧雪、披星戴月与天地搏斗,与大自然抗争,把清朝禁封200多年的荒山野岭开垦成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万顷良田,实现了前无古人超越梦想的伟大探索。
致逝去的青春!致伟大的拓荒者!
离开兴凯湖时隔八年在洱海游览时,北风正紧船舱干冷,蒙蒙细雨步步紧逼。我未体验到“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风花雪月”的曼妙的寓意。
不要计较缺憾与否,如果只为了听美丽传说或故事慕名到此打卡略显浅薄。感受一个景点或地方美学价值的同时,更需要体味其人文价值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辉。
所见之湖泊,我还是更加怀想气势磅礴的兴凯湖。因为她有一种感召的力量在燃烧,在释放。
简介:黎世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散文主要刊登在《齐齐哈尔日报》《青年文学家》《中国第六届当代散文》报刊或《中国作家网》等多家官网。
现供职于,累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统计局。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