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六章 鸭儿江上鸭儿肥
56
老娘又重新挥动鸭鞭,把鸭子赶到鸭儿江的竹围栏。鸭子已经长出飞羽,油亮油亮的,看着都喜欢。鸭子排着队走成一条直线,鸭子走在前面,她走在鸭子后面。它们试图偷吃田塍两边勾头的稻穗,她就挥动鸭鞭,把鸭子们赶回正道。
鸭子要比水牛小几百倍上千倍,但鸭鞭却比牛鞭要长几倍十几倍。牛鞭是结结实实打在牛屁股上,打得牛屁股一阵阵紧缩。而鸭鞭却不会打在鸭子身上,仅仅是吓唬一下,它们马上目不斜视地走回正道,不再对田塍两侧低垂的稻穗垂涎欲滴。七月的水稻,已经泛黄勾头,很快就到收割季节。昨晚下了一场雨,把金黄的稻穗压得更低了。鸭子的羽毛闪着亮光,在金色的田野里像蛇一样穿行。鸭鞭的鞭稍,扎着一小片布条。因为鸭子们是排着队,二十五只鸭子,排成十几米的长队,必须用长鞭维持队形。看哪只鸭子想偷吃稻谷,鸭鞭的布片立刻到位,鸭子就会规规矩矩赶路。
鸭子们看到鸭儿江,马上兴奋起来,甚至拍动翅膀,脚步迈得飞快,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它们熟门熟路,一头扎进自己的鸭圈里。这个鸭圈,还是唐经正买鸭苗前围起来的。他到山上砍了一把竹篱,用篾条把竹篱编成一张竹竂,扛到鸭儿江边。将大半竹竂围在江面,小半竹竂围在岸上。这样,鸭子们就可以在水里游泳,可以在水里搜寻小鱼小虾,搜寻螺丝螃蟹。游累了,吃饱了,回到岸上休息。根本就不需要人看着,不像自己小时候,要不时来到江边看鸭子。如果稍不留神,鸭子就会跑到田里吃稻谷,吃老鼠谷,把自己毒死,把放鸭的人害死。当年怎么不把鸭子围在竹竂里呢?
老娘正给竹竂关“门”,村委主任唐经盛又来巡河。他当选主任后,又多了几个职务,鸭儿江“河长”、鸭儿垌“田长”、冲锋岭“林长”等等。早春,他三天两头,带着村里贫困户半劳力,沿着鸭儿江清淤,把上游龙嘴村人沿江流下来的猪粪、垃圾捞起来,把江岸边密集的围园勒砍掉。因为村里青年人都到广东打工了,只好用半老力,而且经常用贫困户,算是村里为他们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经过几个月的治理,鸭儿江的水清澈了,也流动起来了。
“婶子,卖完这批鸭子,还准备再养吗?”河长唐经盛要小一辈。
“养啊,又不费力,又有补助,干嘛不养?”老娘笑呵呵。“你说是不是,经盛?”
“养吧,养一批收入两三千块钱,差不多脱贫啦,”唐经盛鼓励她。
“可不是呢,孙女要读大学,孙子要读高中,我们老人要吃药,老头子还抽烟,样样都要钱,不养不行啊!”老娘叹道。
唐经盛离开鸭竂,往上游走去。要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关键要龙嘴村人不再往鸭儿江排污,猪粪猪尿要真正转变为农家肥。他一路走,一路想,养鸭也可能污染江水,以后是不是也要禁止养鸭呢?或者,养鸭污染小许多,流水能够自然净化鸭粪?如果真的禁止养鸭,贫困户怎么脱贫啊?才开始养起来,就担心贫困户日后的前途。脱贫攻坚真难啊,不难就不叫攻坚啦。
57
唐经正的鸭子不愁卖。因为知道他家的鸭子既不打疫苗激素,也不喂饲料,他的帮扶人就约了几个朋友,结伴来买鸭子。腾村的贫困户,一共有五户养鸭子,也有几户不是贫困户的养了鸭子。一来二往,鸭儿江的鸭子就出了名,永红镇上许多人,隔壁镇上许多人,县城许多人,就来买鸭子。
“我要这只!”帮扶人的朋友来到江边竹竂,立马叫了起来。“这只好漂亮呀,好肥呀。我先定了,我就要这只!”
帮扶人带了三个朋友来,两个女的,一个男的。他们自己动手,不让唐经正老娘动手。钻进竹竂去,淌着水,追着鸭子跑圈子。一边跑,还一边叫其他人给他们照相。几个人浑身都湿透了,气喘吁吁,还不满足,把鸭子撵得“嘎嘎”叫,鸭儿江上水花四溅,他们却哈哈大笑。阳光照耀着水光,阳光映衬着欢笑,鸭儿江活了。
其他贫困户的帮扶人,一样呼朋引友,到腾村买扶贫鸭,一百块钱一只。他们以前都是买县城农贸市场的鸡鸭,大多数都是喂饲料养大的,而且还打了无数疫苗激素,那鸡鸭肥虽肥,但没有鸡味鸭味,跟嚼破布一般。买完扶贫鸭,又买非扶贫鸭,一样的价钱,贫困户、非贫困户皆大欢喜。有的人家是老人在家,使用的是老人机,甚至连手机都没有,朋友的朋友就把钱打给任何一个帮扶人,由他转交给养鸭户。唐经正老娘,拿着帮扶人给的一沓钱,一张苦瓜脸,笑得合不拢嘴,那一条条皱纹也舒展开来。
“你们卖完鸭子还继续养吗?”朋友们纷纷问。
“养啊,我都已经买鸭苗回家了。”唐经正老娘老实回答。
“下一批大概什么时候卖?”又问。
“大概十一月左右吧,”老娘掰着指头算时间。
“哎呀,十一月正是晒腊鸭的时候,”朋友们叫道。“这种鸭子晒腊鸭很香,我去年晒了两只!你一定要留给我们啊。”
老娘说,鸭苗都买回来了,是的,是老革命买的。前几天,估摸着要卖鸭了,老娘让老革命去买鸭苗。老革命与几个老头坐在村委门前榕树荫下,只顾抽烟,不肯赶圩买鸭苗。
“快去买鸭苗呀,别只顾抽烟,抽烟对身体不好。”老娘就说,“我这两天就要卖鸭了,不要让鸭圈空着。”
“我一听见鸭子叫就心烦,”老革命皮笑肉不笑,显得很不耐烦。“我都说我不养鸭了,你偏要逞能。”
老革命大概对当年毒死二十几只鸭子还心有余悸,扭扭捏捏地离开老头队伍,跟着老娘回家,然后骑着电驴,慢悠悠的往永红圩去了。时间不久,他就回来了,买回三十只鸭苗。放下鸭苗,又跑到村委和老头们抽烟吹牛皮。老娘只好走路,到鸭儿江扯些水榕树叶回来,铺在鸭笼里,让鸭苗在上面睡觉。她从厨房里舀了一小块米饭,放在专门喂鸭的小铝盆,兑了温和水,端进鸭笼。许久,小鸭苗才一个个地喝水、吃食。这是几十年来的经验,虽然几十年不养鸭了,但做法一样娴熟。
忙完这一切,老娘才煮饭、炒菜。煮好饭菜,老革命还没有回来,她就站在大门口,扯开嗓子大声喊。
“老革命,回家吃饭!老革命,回家吃饭!”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