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访谈
松原市明德书院在线见闻(一)
硒硒传媒徐海涛拍录
松原市明德书院院长:董文华
在美丽丰腴的松花江畔,有这样一个传播文化的《明德书院》它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经济开发区苏力德公园附近,和松原市慧仁中学毗邻,来来往往的车辆四通八达。周边的花草馥郁芬芳,绿树环绕。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知识的芬芳,滋养着未来的希望之花。
源于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孩子双管齐下的教育理念,因此赢得了许多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每年都吸引来不同家庭的孩子前来入院学习和成长。
这所书院就是松原市《明德书院》它成立于2019年9月初,同步成立理事会。至今已经走过5年多时间,遍布全国各地36个省份,100多家书院。它以“传承中华文化,利益千家万户”为宗旨,大力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福利机构“等活动,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系统落地”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益不同的群体,让大众切实对文化产生自信,幸福家庭,和谐社会。
近日吉林省名人研究会记者徐丽对松原市明德书院院长董文华进行了采访,对家校共育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和孩子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一: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
家校共育,以爱为桥梁,沟通为纽带。尊重和理解是家校共育的核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教育更具温度。家长与老师互相理解、支持,共同培养一个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家庭和学校在人格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滋养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们关怀和支持。学校则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
明德书院定期开展的学习传统文化非常深入家长和孩子们的心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是凝聚着历史、文化、智慧和情感的宝贵遗产。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留着丰富多样的创造力和智慧。而且对孩子成长能起到多元化的作用和影响。
价值观的塑造: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如孝道、礼仪、诚信等,这些可以为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提供指导。
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通过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审美能力的提高:传统文化中的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语言能力的增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历史意识的形成: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孩子了解历史,形成历史意识,这对于他们理解现在和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激励孩子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思维能力的锻炼: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情感的丰富: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故事和传说,能够触动孩子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行为习惯的规范: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如餐桌礼仪、待人接物等,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
创造力的激发: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圣贤的传承,中国的近代史,如民间故事、都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激励孩子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为孩子将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打下基础,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孩子人格的培养
如果一个孩子的人格健全,他们将更加自信、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更加有应对能力。这比成绩更重要!
培养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和习惯,学会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挫折,学会自我排解和寻求帮助。
培养爱心:让孩子生活在爱的氛围中,感受爱、学会感恩。在节日时让孩子为对他有恩的人做一件表达谢意的事情,学会说感谢。建立积极正常的情绪生活,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思维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人生观。
四:通过红色历史故事为孩子树立三观
明德书院通过红色故事对孩子的引领举足轻重。红色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事迹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红色故事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诚信、勇敢、担当、奉献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综合素质:学习红色故事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红色故事中有很多关于道德规范的故事,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有品德、有修养的人。红色故事中有很多关于青少年成长的励志故事,如刻苦学习、追求进步、自强不息等,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孩子们不断进取,追求更好的自己。
教育是国之大计,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文章中所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愿松原市《明德书院》如日中天,光芒四射;如月之恒,历久弥新。让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勤奋之树长满每一寸土地。祝学院前程似锦,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报道:徐丽 拍录:硒硒传媒徐海涛)
作者简介:
徐丽,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名人研究会记者。集写作、朗诵、主持、编辑、巧做面点于一身,用多彩笔墨记录人生的诗者、文者。作品见于国家级、多家省级、多家市级书刊、报刊。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
2021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