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邻,儿女亲家(小小说)
文/黄国民(墨痴诗好)
一个村的老王和老张,搭地邻十余年了。
老王身材魁梧,五大三粗,性格暴戾,三个儿子却个个都不似他,那老三更是性格温和,温文尔雅,谈吐和蔼,高挑的个头儿,二十岁,才上大一,正值青春的华年。
老张小老王两岁,个子瘦小,长相俊朗,生性木讷,除了正事儿,从不与人多说一句费话;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邻村,小女儿正读高三,长的是如花似玉,腼腼腆腆,说话是柔声细语,嗓音甜美。
因为是地邻,耕种时难免会碾一些他家的地头,犁地耙地时也难免有时会越界,这些事儿,只要是被老王发现了,他便会怒气冲冲,出言不逊地骂老张,弄得老张每次都会忍气吞声。而对于老王的越界行为,老张从来不说,只会默默的去忍受,从而,弄的两家的关系有点紧张兮兮的。
因为是地邻,农忙干活时,两家的孩子难免会相遇,而每次王家的老三,看到张家的小女儿,总会脸红心跳,眼珠一时半会儿都离开张家小女儿,而张家的小女儿也会偷偷地打量王家三儿子,时不时的瞟上几眼,脸上表情颇带幸褔……
王家住村东头,张家住村中间,村子不大,就几百户人家,所以距离也不是太远。况且上小学时,王家老三高张家小女儿一届,曾经无数次的帮张家小女儿解过围,因为张家小女儿长的好看,时常有小混混调戏她,对于王家三儿子的出手相助,张家小女儿很是感激涕零。
随着年龄的增大,手机的出现,慢慢的两个年轻人就互生情愫了,加了微信,常常就学习上、感情上的事儿一聊就是半夜,但这都是“地下活动”。
两年,三年……,时间久了,在隐密还是被两家大人有所耳闻了,自此,老王对老张的态度也温和了许多,时不时还主动让烟给老张抽,老张也很高兴。
本来村子就小,出了老王家第一个大学生,全村人都轰动了,争相给老王家道喜,直夸老王家祖坟冒青烟了,生了这么好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老王当然是笑的合不拢嘴,见人都让烟抽。
老王对全村人有个许诺,等今年秋收了,儿子上大家走的头两天,他要摆酒席,大宴全村父老乡亲。
转眼秋收结束,王家三儿子的开学日期已定,农活儿不忙了,心里畅快了,早早的全村人都芸集在了老王家,帮忙准备宴席。当然,老张也不例外地参加了,忙上忙下的。十点半,酒席准备完毕,随着礼花轰鸣,宴席正式开始,大家推杯换盏,划拳行令,场面煞是热闹!
老王也是桌桌敬酒,个个送烟,早已喝的有些半醉,突然,三儿子一手拿着红红的巜录学通知书》,一手牵着穿着一身红衣的张家小女儿出现了,张家小女儿另一手拿的是一朵红灿灿的大红花,两个孩子首先来到老张夫妻的桌子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爸,妈你们辛苦了!”,老张噏动着嘴,久久说不出话来,早已喜泪纵横了……,随后,两个孩子又来到老王夫妻的桌子前,同样是恭恭敬敬地躬耕行礼,齐声道:“爸,妈辛苦了!”,老王站起,哈哈大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来!我再敬老少爷们一杯”!说完老王仰头一饮而尽……
从此以后,老王家老张家地里的麦子更加金黄了,花生更加葱绿了,树上的鸟儿唱的更悦耳动听了,太阳公公的脸也笑的更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