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诗词楹联书法作品选‖《诗路联语》第二期序‖明溪县公益诗教班(第137期)
【编者按】
诗词楹联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她不但言简义丰,格律严谨,凝炼含蓄,意境优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优秀的民族特色,历经千百年而不衰。中华诗词楹联有着璀璨的往昔,更有辉煌的今天,也必将有灿烂的未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仕文、许建雄、吕仙珩等老师从2022年10月发起并举办了4期明溪县公益诗词楹联教学班,学员有老中青50多人,涉及机关企事业人员、退休人员。本期特刊发曾齐禄老师撰写的《诗路联语》第二期序,以飨读者。

《诗路联语》第二期 序
曾齐禄

《䂬溪诗话》临川云:“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定安身比泰山”。诗词是诗人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方式,披览《诗路联语》第二期选稿,其中不乏诸多描绘悠闲生活的佳句。黄国强《我的癸卯年》诗言:“时光煮雨且偷乐,香茗一杯恬淡中”;又《答吕仙珩老师诗赞》:“明溪风景美如画,近水远山邀约忙”。从“时光煮雨”“香茗一杯”中欣赏生活之淡然,从“邀约忙”中感悟诗人对本邑风景之夙爱,其言至真也。余作杭《冬晒》作:“斜照凭栏闲自度,晚霞怡目与炊烟”;吕家寿《咏蝉》云“却听金蝉烟树闹,高歌雨霁拥新凉”;陈雪英《退休生活》言:“退休天性归,后院栽花草。月下弄琴弦,品茶风日好。”清吟其间,作者们悠闲自适之生活堪慕不已。
黄国强《答慕古老师题诗》言:“煮酒放舟诗作伴,逍遥自在世无争”;罗敬福《自怡》道:“小菜咸鱼沽二两,微醺妙在独持樽”。休闲小酌尽享“微醺”之愉悦,妙在诗中有我也。熊洪斌《贺公益诗教班三期开班》云:“韶华不待豪情永,诗笔生花香满枝”;卢文立同题诗言:“新芽沐雨花争俏,不负春枝一段香”。黄国强《明溪诗教三期学员入县诗联学会感吟》:“吟坛今日昔非比,又借东风醉几人”;又《明溪诗词学会年会感吟》:“且借诗坛三两墨,写词写曲写韶华。再赊年会一壶酒,对月开怀也画鸦”,“三两墨”“一壶酒”,“一借一赊”诗者情性如张也。卢文立《贺癸卯诗词年会》:“醍醐灌笔纵云天,辟圃同耕又一年”;熊洪斌《贺诗联年会》言:“一岁耕耘一岁丰,字平字仄妙难同。且将诗赋再回味,辰龙序起缀更工”;曾宜夏《入会学诗感怀》云:“众朋入会扬鞭急,学伴山翁充一兵”;又《老来学诗乐》言:“放翁太白皆思效,老叟顽童乐不疲”。以上诸吟皆缘习诗者信足所至也,读此诗语,顿觉欣然。
黄国强《小满》诗作:“时轮本寡情,世事谁能料。小满若心安,何来悲疾调”。小绝转句巧嵌季节,一语双关以警人警世,堪称佳制。杨小妹《贺公益诗教班第三期开班》诗云:“秋去冬来又一吟,淳淳教诲胜千金。平平仄仄磨风韵,笔墨含香话赏心”,南朝齐·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言:“嚣尘自兹隔,赏心於此遇”诗语道出学诗乃内心喜悦之快事也。
诗人之山水情怀包括应目、会心、畅神三个方面。应目为对山水最直接的感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山水之外在美。会心是欣赏者与山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的状态。畅神是中国山水审美之最高境界,即游心物外、物我两忘,这一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之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表现。
唐·张旭《山中留客》云:“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观第二期《诗路联语》之诗稿,诸多作品展现出对山水之感悟和情怀。如:
陈雪英《观三级瀑布》诗云:
夏日寻幽景,再游龙井泉。
登山观瀑布,抬眼见云烟。
一级珠帘挂,二潭芳草连。
桃源天注水,临境宛如仙。
又《夜宿翠竹洋草屋》诗言:
夜宿乡村黄草舍,青山无处不蝉鸣。
怡情景美凉风拂,最是空灵竹气清。
又《十六字令》二阕词言:
(一)
烟。缭绕轻纱笼远山。朦胧处,妙境满人间。
(二)
兰。翠叶轻舒展玉颜。幽香袅,清雅一庭园。
张龙相《翠竹洋之竹》诗云:
竹园清气馥,身向云间沐。
倾慕沁心房,迷踪留一宿。
连根禄《咏幽谷兰花》诗言:
空谷幽兰生涧旁,深林清朗伴斜阳。
丛丛舒展参差拂,箭箭孤标次第昂。
欢喜欢心闲日月,不卑不亢度时光。
悠然素雅安居客,远市从容散淡香。
颜千星《游湖归晚》诗云:
湖水清如镜,云容薄似巾。
夕阳随暮色,晚雾逐余垠。
万缕霞光坠,千堆白浪屯。
此时情倍适,忘返乐天真。
又《瀑鸣幽谷》诗言:
幽谷传来瀑水鸣,天音缭绕意纵横。
山川相伴情无限,心醉其间忘返程。
又《行香子·明溪滴水岩》词云:
云气盘回,山势环通。更谁知此地仙踪。岩边滴露,石上飘蓬。看潭中鱼,崖中鸟,壑中松。 溪流碧水,林峦翠色,好登临拂面清风。万峰如画,千里同容。享一番游,一番乐,一番慵。
以上诗词皆寄情于山水,诗人们或寻一方净地,以亲近大自然,大有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前心灵得以清净,他们在翠竹间,在幽兰中诗怀享以安然。更多的作者荡开诗情,佳句迭出。“独守青山情未改,清风相伴韵千秋。”《仙人驻石》(颜千星);“心驰天外情无限,意揽风光醉倚栏。”《五界观云》(颜千星);“山高苔径绿,林茂涧泉清。”《依韵和岭头村行》(罗敬福);“深谷响声洪,崖岸雾常涌。”《如梦令·龙井瀑布》(罗敬福);“银河长卷破天籁,引得诗家成美谈。”《赞盖洋龙井瀑布》(卢文立》;“几曾惊叹神工手,长使来人醉彩虹。”《红枫》(石秀苇);“根缠岩缝情深重,翠色参天图自强。”《翠竹洋缠石》(石秀苇);“望群峰抱绿,竹枝弄影;古村倚秀,石径凝香。”《沁园春·诗教班翠竹洋火山口景区采风行》(颜千星);“山色秀,水容韶,夕晖红映远峰腰。”《鹧鸪天·独步林场后山绿道》(颜千星);“趁此天色好,踏雪地,路行艰。爱在全家聚,爱在港之湾。”《冬至》(邓永星)。更有诗在远方者,赞天眼词云:“亿万光年,天外听星语。”《蝶恋花·贵州游》(曾宜夏);“一曲梦驼铃,声情痛切听。海棠花有泪,荒漠未曾醒。”《边塞》(孙德旭)。这一句句触景托怀之句,倍觉寄慨遥深矣。
李商隐《初入武夷》诗云:“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展读这期《诗路联语》作品,字里行间注满了诗人们对故乡深切之情素。如:
黄国强《仙境紫云》:
峰台千丈紫云飘,卧佛万年天地雕。
清静自然尘世远,人间烟火乐逍遥。
又《王桥植树》:
仙境王桥外,天然观鸟台。
梧桐我新植,期引凤凰来。
王履端《清晨偶得》:
珩溪水向东,霞灿映天穹。
塔吊丛林处,新城崛起中。
又《夜航俯瞰高速》:
夜遣倚弦窗,车流炫大江。
巨龙联鄂赣,往返巧成双。
张七金《观龙湖油菜花》:
龙湖田垅上,油菜满花枝。
抢镜群蜂绕,言愁采蜜迟。
杨小妹《雪趣》:
一夜琼妃舞,千门挂玉花。
孩童堆雪乐,笑语奔谁家。
细读“梧桐我新植,期引凤凰来。”(黄国强)与“塔吊丛林处,新城崛起中。”(王履端),诗言无不充满着希冀和梦想,从充满动感的“抢镜群蜂绕,言愁采蜜迟。”(张七金)到“孩童堆雪乐,笑语奔谁家。”(杨小妹),一“抢”一“奔”,动感声情尤其赏心悦目,场境可人。
王履端《望磨石瀑布》中二联云:“飞奔迎险壑,急落出深丛。日照虹霓现,天晴雾气逢。”其联制工整,观瀑遣词虚实有度,择之动词造势灵动,读之如临如晤。
谢张爱《油菜花开》诗言:“佳人嬉闹同框里,风韵迷眸赛若仙”,正如其《春分》诗云:“人长精神风给力,不违春日好开年”。张龙相《迎上元闹元宵》诗云:“个个胸中春意暖,凝心聚力美家园”,诗中之家乡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家乡之美,如一幅幅山清水秀之画卷,处处呈现在人与自然之和谐常境中。
宋·王禹偁《村行》诗云:“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翻开《诗路联语》第二期诗稿,故乡在诗人们笔下:“老宅回头看,垣残苔径涨。漂游难忘根,往事心中漾。”《回望老宅》(罗敬福);“新阳古镇数风流,二八墟场悦两眸。游子未归思故里,老家年味是乡愁。”《新阳老家随感》(余作杭);“华宇杉坑归处,几栋房闲野路,今日向何方?鹭岛儿家小住,空负,空负,蛙唤蝉呼村墅。”《如梦令·家》(邱福轩);“厅梁有蝠诚相守,石磨无言不计年。”《翠竹洋观汤氏宗祠有感》(陈雪英);“碧水廊桥听风雨,辘轳石臼院前闲。”《山村》(陈雪英);“古村静谧韵无穷,黛瓦青砖岁月融。”《古村探幽》(颜千星)。古老的村落在一行行诗句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然古村亦弥漫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韵味,青石板路、袅袅炊烟,它又构成了一处处独特的风景线,让人陶醉……。
“莫道乡村幽径僻,哼歌赶鸭一仙翁。”《村居》(陈雪英);“淳朴古村中,春联相映红。几声鹅逐鸭,嬉闹小顽童。”《古村小景》(王履端);“白叶古村山水亲,又闻翻建尾桥新。家廉本是领头雁,一路引来真富民。”《点赞白叶余家廉书记》(余作杭);“昇平百壶宴,拍客满村街,一口甘醇酒,乡愁已释怀。”《百壶宴》(王履端);“九龙飞舞呈祥瑞,璀璨烟花耀故园。”《元宵节》(罗敬福)。读着这些诗句,古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神州大地的岁月长河中。
宋·与恭《思母》诗云:“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紫扉。”人世间最大之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令人叹惋不已。这期《诗路联语》收入多位思亲忆母之章,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择其如下:
“往时回首已成梦,老泪湿襟情自知。”《甲辰清明祭祖》(杨小妹);“儿怀慈母多佳节,燃烛点香深感恩。”《上元节忆母亲》(张龙相);“岁月蹉跎人已老,光阴渐走梦难招。”《愧对父亲》(李福香);“归家不再高堂唤,惆怅盈怀泪似泉。”《乡愁》(石秀苇)。哀者句句诗言之悲动至诚至朴矣。
披读《诗路联语》第二期,从中亦展现出不少祭扫英烈之诗篇,倍觉红色苏区之后代们浓浓的家国情怀,今特选数句诗者感言以示同仁。陈雪英《少先队员祭英烈活动》诗云:“仰望高碑行队礼,云端五角闪金光。”张龙相《甲辰清明敬谒革命烈士纪念碑》诗言:“巍奕丰碑与日辉,忠魂无处不英威。”仰云端之五角星,碑与日同辉者,切题旨而托诗怀,其崇拜英烈之心境,诚然也。
《诗路联语》第二期内容较前册丰富些,诸多作品尤耐品味,披览吟稿,恍入明溪古道,远岫拱晴,烟岚滴翠,令人目不暇接。纵山水之情怀以养性;恋乡村之纯朴以安然。通读全稿,张龙相一首时吟《暴雨》过目难忘,欲与诗词爱好者共赏,诗曰:“闪电惊魂天愈低,洪涛凶势漫长堤。方晴需费几多力,难净人间是秽泥。”此绝转以试问句出,内功尤见,结拍制语双关,发人深思,尤觉意味难穷。至此再选一习诗者感言以共勉:“平仄句敲心绪宁,诗词缀册墨温馨。先生不吝勤培育,寸寸柔情织纬经。”《贺诗路联语付梓》(熊洪斌)。观心宁者,视作品集倍觉温馨也,慕施教者,“寸寸柔情织纬经”,一怀灿然矣。
余应诺为《诗路联语》再序,且不惮点评诗友之作品,旨在激励后起之秀为所望也。故草草累叠,谨以为序。

主讲老师:许建雄
点评老师:曾齐禄
评阅老师:王仕文
班主任:吕仙珩
班 委:熊洪斌 罗敬福 余作杭 张七金
黄国强 杨小妹 王履端 颜千星
吕家寿 陈雪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