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蒙汉明
文/韦恩祥(广西大化)
青春的启航:一九八四年金秋九月,我进入都安瑶中高中部学习,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起点。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遇到蒙汉明老师,当时他刚从广西民族学院毕业,一分配下来,教了一年多的初中语文,就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执着,成为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其实他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有的同学甚至用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年轻的老师。
后来,蒙老师在一次参加全县语文优质课的比赛中夺得优秀奖,再加上他那娓娓动听的声音,同学们都深深地被吸引了,从此都喜欢听他上的课,终于改变当初一些人的看法。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鲜活有趣。他不仅在教我们掌握好语文基础,然后如何去阅写作,更是在教我们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
知识的播种者:蒙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他鼓励我们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坚持写日记,引导我们去思考和讨论,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兴趣和激情。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是听讲课,更重要的是参与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已的见解,融会贯通,使我们获益匪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对语文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蒙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引导下,我们班的成绩突飞猛进。一九八八年高四十八班参加全国高考取得了全面丰收,比如韦吉锋同学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唐奇高同学考上了中南政法大学,更加传奇的是蒙陈毅同学的语文成绩排在全县第一名,最后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考上其它大学和中专的同学更是不计其数,升学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要知道,当年的高中生源是由都安高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完以后,才到都安瑶中录取,蒙老师第一次带班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无疑是十分喜人的,也充分证明蒙老师的教学能力。
人生路上的引领人:蒙老师的影响并非仅仅在课堂上,他的教诲也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他还经常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带我们到郊外去春游、爬山等,让我们去领略大美的河山,然后再结合到课堂上来,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写成作文,这样一来,的确收到极好的效果。他总是激励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积极进取,追求梦想,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蒙老师教学工作十分突出,受到学校和教育局的嘉奖,也得到了县党委和政府的表彰,认为年轻有为的蒙老师更应该担当重任,一九九一年九月,他被组织调到县民委当秘书,由于他把当老师时的热情和作风很快地投入到新的岗位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九九二年二月,他又被派往三只羊上年村任第一书记。工作期间,他积极肯干,敢于挑战,大胆创新,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大石山村彻底地改变了面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破格提升为三只羊乡党委副书记。一九九三年九月,在乡镇换届选举中,当选为三只羊乡党委书记。一九九五年三月,蒙老师担任都安县委宣传副部长兼精神文明办主任。他所到之处,都展现了过人的领导能力和非凡的组织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一九九六年,蒙老师被委派担任都安县高岭镇基层组织工作队队长;一九九七年,任都安保安乡扶贫攻坚中队队长;一九九八年,派往广东帮扶异地开发环江晒谷岭安置场当场长。二OOO年,蒙老师又通过考试面试合格,调到河池市纪委,担任办公室负责人,兼任河池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谢朝生的秘书;二OO一年,通过竞岗,担任市纪委办公室主任兼书记秘书,作为处级后备干部培养并参加河池市委组织部中青班学习。二OO二年十月,河池撤地建市,被选举担任中共河池市第一届纪委常委(副处级),同时兼任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谢朝生同志的秘书;二OO三年七月,就读的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同年九月至十一月,参加自治区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二OO四年十月,蒙老师调到红色革命根据地东兰县去当副县长、东兰县纪委副书记,他发扬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所分管的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困难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并一一解决,让他深刻体会到党的扶贫攻坚给他们带来的红利,也让他们真正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蒙老师在担当东兰县副县长期间廉洁自律,深受老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二OO六年八月,他调到河池市委党史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任常务副主任;二OO八年十月,蒙汉明老师挂职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副处长;二OO九年五月,他正式从河池市调任区党史研究室一处常务副主任,十一月升任处长;二O一O年八月到井冈山干部学院进修三个月。二O一二年七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征研所三处处长至二O一四年五月,到上海浦东干部进修学习;二O一五年,在二O一三至二O一五年度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给予记个人三等功。二O一六年二月,蒙老师任“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驻梧州市龙圩区工作队队长,挂职任梧州市龙圩区委常委、龙圩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扶贫诗歌五首》,在梧州市“精准扶贫”诗词征集评比活动中,获山歌、自由诗类一等奖。二O一七年二月,蒙老师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处处长,兼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秘书长,六月到北京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培训两个月。二O一八年,在二O一六年自治区派出一百一十一个“美丽广西”驻县工作队,由蒙老师率领的驻梧州龙圩区工作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蒙老师本人被评为优秀队长,亲自接受自治区党委的颁奖。二O一九年十二月,蒙老师挂职结束,担任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他的论文《写好人类反贫困历史中国奇迹的广西篇章》获得广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一等奖。二O二O年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七十五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二O二一年七月二日,蒙汉明老师在自治区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处处长这个岗位上退休了。
我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篇幅,记录了蒙汉明老师毅然从教,却又弃笔从政的历程,详细介绍他光辉灿烂的人生,是因为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会给自己带来遗憾;也是因为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他所到之处都聚齐了闪光点,正如他教诲我们那样,面对挑战和机遇,只有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人民的忠诚,才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蒙老师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回到隆福乡祟山村他的老家,用自己一生的积蓄,建了一栋三层小楼,正门上方,贴有前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亲笔题写的“馨园”两个大字,十分醒目。一楼大厅并没有什么奢华的摆设,只有一个老式木柜,一看上去应该是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了,墙上挂满了蒙老师的一些书法、字画和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字画,不仅是他艺术修养的体现,更是他热爱生活的表达。
退休后的蒙老师没有闲着,他在离村部四五公里远的一个小山凹中搞种养,亲手美化这个地方,准备开发成一个小的旅游景点,他说:我又当农民了。这句话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虽然退休了,但是他继续发挥余热,为祟山村的美丽添砖加瓦,为崇山村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
蒙老师的教育哲学:他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辅导和鼓励,他们就能展现自已的才华。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尝试,他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他的学生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让他们在人生路上,拥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气。
蒙老师的文学情怀:他对文学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他经常在课堂上引用古今中外的作品,抽丝剥茧,加以表述,让他的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他告诉我们,文学艺术是人性的反映,是情感的抒发,是思想的交流。他鼓励他的学生多去阅读,多去写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蒙老师的影响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去欣赏文学,也学会了怎样去用文学来表达自己。
蒙老师的领导艺术:他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他总是能够准确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及时地解决班级中的一些问题。还记得当时我们班的学霸、学习委员韦吉锋同学,因一点小事和坐在他后排的赖碧英同学出现了小插曲,闹得有些不太愉快,蒙老师经过调查了解后,对他们进行疏导,循循善诱,他们的心里终于开窍了,放下包袱,勤奋学习,最后双双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最后还成为一对令人羡慕的伴侣。蒙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公正,从不偏袒哪一个人,他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活动和管理上来。蒙老师的这种领导艺术,不仅为高四十八班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去领导和团结他人,也为日后蒙老师能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游刃有余作好了铺堑。
蒙老师的社会责任:他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激励我们,他告诉我们说,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要有责任去关心社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这一理念,为人类文明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蒙老师的退休生活:是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他没有嫌弃大山,而是以大山的雄伟作为精神依托,退休后又回到那里,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和美化它,他种下了果树,养起了家禽,开辟了菜园,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去浇灌这片土地,去收获他晚年的希望。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满足。
蒙老师的影响:他的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他的故事,不仅激励我们这一代人,更影响到下一代,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
蒙汉明老师,是我一生最为敬佩的人。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知识的殿堂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用于服务社会的环境中,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故事,犹如滔滔江水般,波涛汹涌,不断激励我们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离开都安瑶中的岁月,至今已经流逝了三十六个春秋,每当我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时,蒙汉明老师那亲切而又坚定的形象,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以此来向我的老师致敬!也是我对所有像他一样,用青春和热情影响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引领我们的老师致敬!他们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更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