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贵州省布依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和美乡村学术研讨会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委党校举行。来自省有关市州老领导、专家学者、部分大学教授和论文作者、六枝特区有关领导及省州(市)县布依学会会长计百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白明政教授主持。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燕,特区人大副主任、落别乡党委书记穆文俊及贵州省布依学会会长金安江分别致辞,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吴嘉甫讲话。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燕在致辞中介绍了六枝特区的基本概况和近年来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六枝特区人大副主任、落别乡党委书记穆文俊在致辞中向与会者介绍了落别乡近年来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了经济与文化宣传齐头并进发展的成功案例。

贵州省布依学会会长、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贵州省人大民宗委原主任金安江在致词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从古到今的融合发展、文化认同、共有的精神家园、自觉自愿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等因素奠定了铸牢的基石,团结统一和共同进步是中华各民族人心所向。同时阐述了布依学会在学术研究及民族发展的使命与担当。

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吴嘉甫在讲话中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强调:—是思想上文化认同,与人为善、以邻为睦;二是行动上要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价值,当好地方政府建设和美乡的助手;三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他还对布依学会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会议要求,要聚焦中央和省有关民族工作、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决策部署,积极为全省和美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并贡献力量,要把学会打造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研究智库,当好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参谋助手,做好科研人才培育和传承,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和美乡村建设及布依文化研究工作中去,以确保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会议进行第二阶段即学术研讨会由省布依学会顾问、文化与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杨昌儒教授主持并分组进行讨论。
各组专家学者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推动建设和美乡村等踊跃发言,讨论热烈,但由于限于时间关系,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欲言未尽。
这次研讨会提交论文80多篇,内容涵盖了几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调查研究;民族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传统资源挖掘与利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旅融合实践的角度);民族文化的多维探索;民族古籍工作的人才培养等。研讨会提交论文之多,质量之高,为学会历次学术研讨会之最。这些论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主题紧密结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二是研究覆盖不同地区的案例,涉及文旅融合、传统资源挖掘、语言文化、丧葬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多样性和全面性;三是这些文章关注和探讨实际案例分析,这有利于将实际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乡村建设指导。四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创新方面,部分文章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民族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显示了研究的深度及创新性。五是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方面,多数文章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对此,研讨会评议人之—、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龙立军认为:研讨会接触到了丰富的前沿研究成果,涉及布依族的多个方面,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未来,将持续深化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提升思想文化水平,挖掘文化价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与参考。
在学术年会开幕式及研讨会期间,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明政代表省布依学会与六枝特区民宗局长胡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学术年会研讨会举行之前,省布依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及论文撰写者分别前往落别乡长寿村(长寨村),布依民俗博物馆、黔韵四合康养中心等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长寿村,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还专门品尝了村里甘美的长寿井水。
在研讨会期间,主承办方还为与会者奉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大餐,并组织所有参会者在落别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合影留念。 (文/图:阿悟 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