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强大而辉煌的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影响力和扩张历程显著……
罗曼诺夫王朝与早期扩张
1721年,彼得一世(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随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正式形成。俄罗斯在18世纪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击败奥斯曼帝国,显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扩张野心。
帝国的巅峰与挑战
19世纪,俄罗斯帝国达到顶峰,参与了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然而,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大打击,最终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尼古拉二世的退位,结束了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苏联时期
苏联继承了俄罗斯帝国的遗产,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对抗纳粹德国的斗争中。苏联还扩大了其影响力到阿富汗等地,这些行动带来了长期的后果和挑战…1992年苏联解体不复存在。
现代俄罗斯
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显示了其试图维持和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的努力……2022年2月24,俄罗斯向乌克兰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后演变成持久战的俄乌战争至今……俄罗斯当前面临着国内外的挑战,经济困难、政治不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展开)
俄罗斯历史上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其广阔的领土扩张、军事征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活跃参与。然而,这种强大的背后也伴随着战争、冲突和社会挑战,俄罗斯未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太多……
一、俄罗斯
俄罗斯,全称是俄罗斯联邦,简称俄联邦,或俄国。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国土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当时世界上曾经只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一个叫苏联。苏联在世界上,历来以强硬著称。虽然美国与苏联同样都是超级大国,往往最先叫板的是苏联,苏联比美国更强硬。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出来。俄罗斯继承延续了过去苏联的强硬基因。俄罗斯总统普京,世界人都知道以强硬著称,当然了,这个强硬不及不具前苏联强大时强硬的含义。这个强硬,是逼出来的,更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每况愈下,振兴俄罗斯,难度极大,尤其是经济强国,始终不得要领。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的外部因素以外,还有国内极其复杂的因素。
俄罗斯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中国的一个省。对于以强硬著称俄罗斯总统普京,真是窘迫到十分难乎为情。普京曾经发誓,“给我20年,建成强大的俄罗斯。”雄心壮志,无疑是伟大的,普京,在俄罗斯人眼里也是伟大的,理想是很丰满,但现实是残酷的,直到现在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只相当中国的一个省。这一切,都是苏联解体所带来的,在此不得不简要说一说苏联的解体。
苏联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2年建立,1991年解体,从诞生到解体只有69年。由列宁斯大林建国,由戈尔巴乔夫毁国,让苏联倒下了。苏联为什么解体,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九大原因)见我微博《苏联为什么解体,中国坚如磐石》。但绝不能忽略特别重大原因,那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掌舵人)。国家要行稳致远、要繁荣昌盛、要富强、要置于世界强国之列,国家必须要有最强最好的领导人。历史和现实早已多次证明。
苏联为什么解体,网络有人说,苏联就是没有像中国邓似的人物,遗憾的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不是邓, 要不然苏联也不会解体。苏联也像中国一样改革,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了,导致苏联解体了,中国改革成功了胜利了,短短70多年,尤其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240多年历史)的第二大经济体,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俄罗斯总统普京,世界人都知道强硬著称,再强硬,也要看展现的场合时机。前些年(俄乌冲突之前)普京总是在节日或其它场合,先于美国、与美国总统通活交流。“轻声说硬话,软索套猛虎”。(“不说硬话,不做软事,”是智慧的处世哲学详见2019.12.3微博《智慧与哲学》。普京将中国的智慧与处世哲学,真可谓活学活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在那年,俄罗斯挫败恐袭图谋,普京给特朗普打电话感谢美方提供情报,帮助俄方挫败一起针对圣彼得堡的恐怖袭击图谋。本应由外交部干的事,普京亲自干(打电话),欲拉近美国越来越疏远的关系。普京强硬的背后,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普京的强硬形象,完全是处于无奈逼出来的,俄罗斯从前苏联一个与美国抗衡的世界超级大国,逐渐会被降为二三流国家。俄罗斯,除了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拼一拼,说实在的,也只是在核武器上比比拼拼,其他武器方面,在常规武器,航母、战机、坦克、无人机、信息战、电子对抗等等,都不在一个量级。核武器是压箱底的,几时在用、可以用、敢用?真正用得上的还是常规武器。这是军事上,经济上更不值一提。前面已讲到俄罗斯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中国的一个省。中国从站起来以后,中国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抓住了富民强国的改革开放机遇,都在于中国共产党及伟人领袖英明与智慧、全中国人民的艰苦拼搏。
二、俄罗斯能否再回到历史的巅峰?
关于俄罗斯的未来,历史也许早有预示,在1999年12月30日,也就是普京担任代总统的前一天,普京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中有一段话: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大概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三流国家的危险。20多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也许要再次面临这种困境,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冲突一年之多仍未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北约集团群狼“群殴”俄罗斯……现在的俄罗斯仍然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以强硬和强人著称的普京面临着十分艰难的处境……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有坚忍不屈的斗争精神,再加上俄罗斯人民对普京的信任和强烈的支持,相信会克服一切困难……自俄罗斯的修宪公投,让68(现在71岁)的普京能继续在政坛征战16年到2036年,俄罗斯的命运又如何……俄罗斯真要强大,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否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发展的经验……譬如借鉴中国……像当年中国刚建国时学习苏联老大哥一样,学的怎么样成功没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只不过是要学习中国1979年后的中国。中国如果把苏联1950年代至1992解什体期间当一面镜子,能否对照一下我们自已。中国好在1979年开始改变命运,并在1989至1992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阵营面临重大危机,冲击着中国(89年64风波资产阶级自由化盛行……),中国却没有像苏联那样解体,而是坚如磐石。那是因为中国从苏联的解体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答案,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民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俄罗斯从过去亲美西方到迫不得已的逐渐走近中国,俄罗斯的大彻大悟……值得中国人思考!是的,中国人怎么思考?苏联为什么解体? 中国却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越来越强大!苏联与美国号称两个超级强国,为什么解体了?而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刚起步,国家多年内优外患,十分贫穷,发展成现在正迈入世界强国。从前苏联解体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苏联开始也似乎兴国图新,以改革开始,只不过选择了一条不正确的改革的不归路,走进了死胡同。苏联为什么解体?我曾经发文中提到九大原因……苏联体制僵化,一切都和计划经济体制有莫大的关系。过度强调权力集中,对企业的束缚太多,导致企缺乏活力,创新力度也不强。更为严重的是,无所不在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它使原本就供需失衡的苏联国民经济更加力不从心。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改革,但由方向错误,走的路子不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过急的,“休克疗法”……不像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前苏联(后来的俄罗斯)截然不同完全相反。“大战略大不相同,战术灵活多样多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为辅助。私营经济作为补充的市场经济。公私合营,社资合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走的是根据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道路,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打破了僵硬的、死板的、单一的、一条腿走路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恢复了竞争机制市场商品经济……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仅仅40年就进入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具有唯一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平时富民强国,战时不断生产可提供战场需要的各种武器……现在的俄罗斯是否有向中国看齐,向中国学习的意向,不得而知啊,拭目以待。目前世界上有的个国家,基本在向中国学习看齐(老邓的那一套“东西“管用……),这里不一一列举,最典型的是越南,基本中国的……发展很快。但由于越南自身的国家问题,不可能向中国学习,就一劳永逸地解决越南的所有问题,必须根据越南自身的情况和国情制定符合越南的政策……还有新加坡,印尼,印度一面反对中国,一面暗中赞扬学习中国有益的东西……
网友们可清楚,七国集团是由八国集团演变而来。美、英、法、德、日、意、加,前六个是世界老牌工业国,当年属于“列强”。加拿大属于新工业国,历史上是英国殖民地。八国集团(G8)变成了七国集团(G7)2014年,有一个国家被排除在外,八国集团(G8)又变成了七国集团(G7),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当今世界唯中美莫属,除此,其他国家对与错是与非、不可能左右世界。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一切皆因美国霸权主义使然,中国是唯一能代表和维护世界正义和平的重要力量,因而一切都是围绕中国与美国两个大国斗争而展开。当今世界称得上世界性大国的只有美国和中国,俄罗斯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俄罗斯最多只算一个地区性的大国。俄罗斯一直认为属于欧洲,无论是处于欧洲或亚洲、欧亚大陆,他只能算一个地区性大国,但中国始终重视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坚持与俄罗斯搞好关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始于1989年5月,中苏领导人的会晤(中国最高领导人邓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当时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为后来的中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5月16日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苏两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5月16日至18日,苏联最高领导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应邀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邓.小.平提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八个字。并强调:“少说空话,多做实事”。邓.小.平为改善当时的中苏关系,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七次亲临莫斯科(除法国留学后再去莫斯科 从东方大学到中山大学
……)(详见中国共产党党史)
三、国之交莫过于自身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有独立的社会制度。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完全独立。从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也从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们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发展共赢的理念。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菲律宾、印度、日本、越南、澳大利亚,意大利、英、法、德,再到俄罗斯,尤其是美国等世界各国与中国起伏多变的关系,可以看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是变化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无永恒不变,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国与国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中国只有自身强大,比什么都重要。(国与国之关系已发九篇)
南海仲裁案,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正式向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提请针对中国的“仲裁”。即所谓“菲律宾控告中国案”,是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进行的所谓“裁决”,其实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南海问题随着杜特尔特的上台后,对中国的方针和政策的改变,在南海问题以和平的手段取得一致的结果。中国在今后面对的边境问题虽然问题严峻,但是随着我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提高,这些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2017.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针对这一起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中国本着最大善意,保持高度克制并迅速表明态度且画出底线。2017年8月28日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印洞朗对峙事件结束。
2012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于9月11日上午举行内阁会议,最终通过了从2012年度国家预算中支出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的决议,正式将三岛“收归国有”。一段时间以日本所谓购岛闹剧,随着中国国力军力等综合国力提升,中国逐渐掌握主动权,控制平息紧张激烈的局面。
四、中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中俄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16%,中国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双向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为两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将中俄关系置于本国外交优先方向。中俄双方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彼此发展振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需要中俄两国继续努力。
虚无实有2024.10.20(原稿件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