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访桐城六尺巷
王登平
雨中追寻只为墙,
走巷扶栏忆沧桑。
三尺薄笺千秋事,
穿越时空润八方。
(2016年4月24日 于桐城)
注: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桐城六尺巷的典故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张家与吴家因宅基地纠纷而引发的一场故事。当时,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的家族在桐城定居。邻居吴家想占用张家的一块空地建房,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并最终闹到县衙。由于两家都是显贵人家,县官难以裁决,于是张家通过书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信中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到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地基,而吴家也被张家的宽容所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
这个典故不仅仅是一个土地纠纷的解决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谦让和和谐的精神。张英的“让墙诗”成为了这段佳话的核心,强调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六尺巷因此成为了后人学习谦让和和谐相处的典范。
【作者介绍】
王登平,1970年12月入伍。文学、书法爱好者。曾发表《母亲就是这片土地》、巜环球首航:刻写在蓝色大海上的丰碑》、《同心四海阔极目九天舒》、《最是动情回眸时》、《南沙之歌》、《海洋之歌》、《波涛之歌》、《又见绿色背影》、巜西沙行》、《观雪》等散文、歌词、小诗,著有巜蓝绿背影》一书。